当前位置:首页 > 词典博客 > 西周对道路的管理

西周对道路的管理

2023-12-07 10:07:10

西周的官制,没有详确、系统的记载。综合各种文献资料,得知在周王之下,设置有管政务的官和事务的官。管政务的官主要为“三司”,即司徒、司马、司空。司徒又名“嗣土”,专管藉田及公田,因而有征发徒役(庶民和农奴)担任修路、筑城和战车的徒卒的职责。司徒的属官有“职方”,掌管地图。有“保介(界)”,保护田界。而西周的田界,就是井田中的路径,所以“保介”即保路。有“廪人”,掌管粮仓,《国语·周语》所说的“廪人献饩”,即廪人负责馆舍饮食的供应。有“虞人”掌山林川泽,“虞人入材”,即虞人负责馆舍草木鱼鳖的供应。有“牧人”掌管牧养牲畜,为驿传提供驾车之马。“司马”是掌管军赋与战车的重要官司,“司马陈刍”,即司马兼负供应驿馆牲畜草料的职责。“司空”掌管工程营建。国邑筑城、修建道路、井田间的沟洫等,均由司空负责规划建设。

“三司”之外,《周礼》又有“六官”的记载,“六官”可能是由“三司”发展演变而来。“六官”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等六个部门。天官总管王室事务,决断国家大政,周公曾任过此职。其他各官,对道路和驿传都有管理事项。地官负责道路修筑养护、通行凭证(节)的管理和驿传的供应。春官负责官文书的起草、入递。夏官负责在战时派出“虎贲氏”传送紧急命令、情报。秋官负责道路的守卫和清除路障。冬官负责“国中”道路及桥梁的修建。“六官”对道路交通是分工管理,各司其事。西周是中国乃至世界道路史中最早出现比较完善的路政管理的时期。

“六官”之下各设许多职官,管理具体的交通事务。地官下设“遂人”、“遂师”二职。遂人“掌邦之野”,即专管鄙野道路的规划修治。鄙野为井田的所在处,有邻、里、酂、鄙、县、遂等行政组织。里有司里。《国语·周语中》韦昭注:“司里,司宰也,掌授客馆。”即遂人有直接、间接管理野途中客馆的职责。“遂师”掌管“政令戒严”、“巡视道路”,即负责维持交通秩序及一遂之内道路的管护。

夏官根据军事安全需要,决定道路的通塞。夏官下设“量人”、“司险”、“侯人”、“合方氏”、“虎贲氏”等职官。量人负责道路途数的调查统计,“书而藏之”。司险“掌九州之图”,全面了解境内的地理形势,提出边防宜通宜塞的建议。路旁植树,除了“列树以表道”的作用外,另有阻挡敌方战车冲击的作用。规划培植路旁的林带,也属于司险的工作。国有外患时,“则藩塞道路,而止行者。”平时在关隘处(王畿四面,面有三关)派人防守,并查验符节。侯人掌一方道路的情况与禁令的实施。合方氏经常检查境内道路的通阻。虎贲氏是在道路因战乱或自然灾害受阻时,负责传送紧急命令。另有“校人”主管马政,供应马匹。

秋官司寇,第一个属官是“野庐氏”,负责野途的修治与路室、候馆的警卫工作。次为“司寤氏”,专管对夜行人的检查。再为“条狼氏”,根据杜子春的解释,“条”为“涤”。郑玄泾:“涤,涤除也;狼,狼扈道上。”即条狼氏负责涤除道路沿途的虎狼,以保证行人安全。另有“行夫”,专管官文书的传送。

冬官负责城市道路修建。“大司空”一职即管理建设的职官。“匠人”专管城邑内外经途、纬途、环途及桥梁的修建。

西周对路政和驿传的管理是相当完善的,在镐京外面方圆千里内的王畿,不但有一个驿传网络,而且有一套人员管理组织系统。镐京城内,经、纬途交错;城郊环途环列。出了镐京,有野途分别通达十二个关口;出关以后,又有大道通达各诸侯国。沿途每十里、三十里、五十里有庐、路室、候馆,供使官饮食、喂马、歇宿。馆舍的食品、薪刍,由遗人负责供应。路有损坏,野庐氏及时修治。正如《管子·大匡篇》所说:“三十里置遽委马,有司职之。从诸侯欲通吏从行者,令一人为负一车;若宿者令人以养其马,食以委。”候馆设备齐全,有楼室供歇宿,有浴室供洗濯。畿内的乡师、乡官,都有兼管驿传、道路之责。

但是,西周的道路受生产力水平及技术条件限制,全是沙石路面,并不能常年保持平坦,如《礼记·曲礼》所记,“岁凶则驰道不除”。即在凶灾之年,不宜劳民修治道路时,道路仍是倾仄不平,车辆要停滞等候,行车时发生摇摆晃动现象。

西周对道路的修治,除抢险工程外,一般是利用秋冬农闲季节修治道、桥,即《国语·周语》所说:“九月除道,十月成梁。”《孟子·离娄》记为:“岁十一月徒杠(徒步涉水的小木桥)成,十二月舆梁(可通行大车的桥梁)成,民未病涉。”

西周非常重视栽植行道树。西周时期的行道树,以甘棠、杨柳、臭椿为多,也有栗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