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词典博客 > 秦代道路建设的特点

秦代道路建设的特点

2023-12-21 09:25:35

战国期间,秦的统治者出于政治扩张、军事攻伐、经济发展等的需要,不遗余力地开拓道路。到了秦始皇时,道路成为巩固秦帝国统治的重要条件。秦末又成为影响其政治稳定的因素之一。秦代道路建设的特点是:征调大批民力,突击修筑;利用夯筑技术,使得道路宽直坚实,车马能高速行驶:县令有修路的职责,重视道路经常性的养护。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全国范围大规模征发劳力,由朝廷重臣亲自规划指挥,突击修治驰道,左丞相李斯便是主持者之一。秦始皇在十一年内(公元前220—前210年)五次出巡,每次出巡之前都要大规模地整修道路。函谷道、武关道、临晋道、上郡道的连年修治,耗费的人力、物力难以数计,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

统一后的秦王朝,为镇压各方各地人民的反抗,为防御北方匈奴的侵扰,随时准备出动军队作战;为适应千乘万骑迅速出动的需要,秦朝修治的驰道、直道都很宽阔、坚实、平坦。秦都咸阳故址——今咸阳市东北窑店镇南侧渭河北岸发现的南北向的道路,被认为是“秦都咸阳南北交通的干道”,与汉长安城横门相对,接渭水上的横桥,路面宽达50米。据实地测量秦直道所经过的众多垭口残迹及一些路段遗迹,其宽度也在50米左右,最宽处达60米左右。对照《汉书·贾山传》所记秦驰道“道广五十步(每步6尺)”基本相符。

为了使路基坚实并增强抗磨损力,以及防止雨水对道路的浸蚀,战国时期的秦人就用瓦砾或沙砾铺筑路面,并通过多层夯筑,使路面高于地表;且将路面修成“鱼脊形”、“龟背形”,路两侧挖排水沟,排除积水。据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1964年6月对秦栎阳县遗址的初步勘探,当时的栎阳城呈长方形,东西宽1801米,南北长2232米,城内有平行的街道两条,南北街道一条,分别通往6个城门。南北街道宽10.7米,路面呈鱼脊形,脊顶较两侧高出20~30厘米,沿街两边有细沙泥土各一道,判断为明沟排水。南门门洞处,路宽5.7米,路土厚4厘米。北门洞路宽6.8米,路土厚30厘米。另有一条东西向街,街宽15.7米,路面亦呈鱼脊形,两侧有明沟排水。在这东西向街道南边,另有一条与之平行的街道,街道路面也是中心鼓起。所有路土,土内多夹杂有当时的瓦砾及细砂小石子等物。西安市北郊阎家村古建筑遗址,发现有沙质路面,考古学者估计早在秦代已在斜坡路上用砂砾和褐红色灰泥掺拌墁成地面,“至今仍很光滑整齐”。在秦始皇陵园,发现有当时用石片、鹅卵石、砾石铺筑的道路。由于路面坚实、光滑、宽阔,秦驰道夜中也可行车。《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证明咸阳以东驰道质量很高,路况很好。

秦代对道路的养护十分重视,主干道路由郡守县令负责及时修治保养;农村道路责令附近田主分段掌管。据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为吏之道》记载,郡守县令(长)的职责之一是“除陛甬道”;修治“阡陌津桥”;而且要求达到“道易车利”(道路平坦无阻,利于车马行驶)。青川秦墓出土秦更修田律木牍中,有关于对阡陌养护的规定,要求定时刈杀阡陌荒草,“大除道及阪险”,以防“陷败不可行”。“商鞅变法”以后,土地私有制确立,田间道路的养护,由临近田主分段掌管,即王褒《僮约》所谓“阡陌杜埤”(即平整田间道路)。

从秦直道、驰道的巨大规模与卓越的筑路技术和成就看,秦始皇以咸阳为出发点,开筑驰道,伸向四方的陆路交通干线,加上与之连接的其它水陆交通线,构成了一个相当发达的交通网。《史记·货殖列传》和《汉书·地理志》所载战国以及汉代重要地点,几乎都由秦的交通网贯通起来。秦始皇在交通四达的基础上,统一了车轨、文字、法律、度量衡。这种为巩固统一而采取的有力措施,其意义和作用是十分深远的。秦始皇既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有远见、有作为的政治家,也是开发全国交通的先驱者和奠基人。

秦代大规模的修路活动使全国形成了纵横交错的道路网,其作用和意义决不在万里长城之下。“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秦始皇大规模修建道路,有利于全国的交通,加强了封建的中央集权统治,功不可泯。但他毕竟是封建统治者,为政暴虐,好大喜功,不惜民力,造成社会经济衰败,遂至秦二世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