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令张印凿修褒斜道
公元前206年(汉元年)春三月“鸿门宴”后,刘邦被迫去汉中就“汉王”位。刘邦为迷惑项羽和雍王章邯,接受张良建议,在张良由汉中返回韩国时,把褒斜道烧绝,“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致使秦昭襄王时开通的褒斜栈道第一次遭到人为的破坏。
西汉建都长安后,人口不断增多,特别是由于推行“强干弱枝”政策,经常向京师附近迁徙各地豪富,使人口中的寄生阶层迅速增长,造成食之者众,生之者寡,以致不得不每年漕运关东粟谷,以补关中生产的不足。汉初漕运数量尚小,“孝惠、高后时”,“岁不过数十万石”。后来增至四百万石。当桑弘羊主持“均输”时,岁漕竟达六百万石,“一岁之中,太仓、甘泉仓满”。平时“岁漕关东谷四百万斛以给京师,用卒六万人”。由于漕运关系着西汉王朝的生存,所以大司农郑当时曾建议在长安东侧“引渭穿渠”,长达300余里,由齐人徐伯勘测路线,“悉发卒数万人穿漕渠,三岁而通”。但由于黄河水急浪大,不是一条理想的运输水道,再加上三门峡砥柱之险和其他自然条件的限制,每次漕运“败亡甚多,而亦烦费”。因此,“有人上书欲通褒斜道及漕事”。下御史大夫张汤,未经过实地调查,便轻率断言,褒斜谷道比故道近400里,褒水通接沔水(汉水),斜水通接渭水,“皆可以行船漕”。漕从山东转经南阳郡进入沔水,再由沔水转入褒水,褒水上游至斜水中游的百余里间,不能行船,可用车辆转运至斜水,再由斜水顺流入渭水,达长安。汉武帝遂任命张汤之子张印为汉中守,发动数万人役开凿褒、斜二水河道。结果,由于褒、斜二水流量有限,河中石头太多,无法行船。褒、斜二水通漕的目的虽没有实现,但在开河的过程中,为行舟拉而凿通了褒斜栈道。
一、褒斜栈道的经地
褒斜栈道起自汉代褒中县(今汉中市与勉县接境处)褒口,经石门、三交城、二十四孔阁、赤崖,溯褒水河谷而上,出斜谷口至郿县,全程四百七十里,史书上称其大数为五百里。
褒口在褒中县北,为褒水出山口处。褒口有“石门”,“穿山通道,六丈有余”。石门南距褒城约六里,这是褒斜栈道南端起点的重要遗d。
过石门循褒水西岸东北行,至红岩河(褒水中游名称)、太白河、西江等三水交会处附近,有边长约200米的方形古城一座,从位置上看,是《水经·沔水注》中所说的“三交城”。古城遗址在今留坝县江口镇(又称西江口)东二里处太白河南岸二级阶地上。
由三交城北去15里,在今留坝县锅厂与方家湾之间的柏树沟口,红崖河转弯处的石崖上,有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正月二十九日”摩崖石刻一块,刻字七十。这是晋武帝为了加强首都洛阳与汉中、四川的联系,巩固西晋对这些地区的统治,在此处整修栈道所留下的遗迹。在崖石接近常水位处,整齐地排列着古代为修建栈道而开凿的壁孔和柱孔。壁孔、柱孔上下相对,即唐代孙樵在《兴元新路记》中所说的“二十四孔阁”。上下共有四十八个孔眼,当地群众称为“四十八窟窿”。
由二十四孔阁沿红崖河东北行,至留坝县柘梨园乡北15里处,山石皆呈赤色,人们称为“红崖”或“赤崖”。三国时蜀汉建兴六年设“赤崖府库”,赵云退兵时,“烧赤岸以北阁道”,即发生在此地。
褒、斜二水在今太白县五里坡相近,一在坡西,一在坡东。五里坡古称五里坂,是一个长五、六华里的一面斜坡,坡下为斜水中游桃川谷的平坦川道,坡上则为红岩河上游虢川平地的宽阔草滩与农田。短短五六华里的坡路,就把褒、斜二水的河谷贯通,成为“褒斜道”。《史记·河渠书》所说的“褒之绝水至斜,间百余里,以车转,从斜下渭”,就是指三交城以北至桃川谷这一段路程。《汉书地理志·右扶风武功县》条记述褒斜二水之间有一“衙岭山”。“衙岭山”确指何地,古人有多种说法,但与地望相证,都有错讹。以实际地理情况说,红崖河(褒水上源)发源于秦岭正脊南侧,斜水发源于太白山支脉鳌山以北的一百多里以外,褒、斜二水中游在太白县五里坡上下相近,五里坡山势起伏多丫,迄今民间有“丫岭”、“丫豁岭”之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五里坡顶保存有庙宇一座,人们习惯称为“丫豁庙”。“丫岭”是古代“衙岭”一名的转音。所以,古人所称的“衙岭”,即今太白县东境的五里坡。
下五里坡,入斜水河谷。循斜水东北行,出斜谷口,斜水西侧有“五丈原”。五丈原为蜀汉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由斜谷最后一次出兵伐魏,与司马懿军队在渭水南岸对峙时病死之地。
由五丈原东北行35里至郿县(今眉县东北,渭河北岸)。汉代的郿县靠近武功县,故史书中有称斜水至郿县入渭,或至武功县入渭。郿县有交通干道东通长安,西至雍县、陈仓。
二、褒斜栈道的特点褒斜栈道的险峻,为汉代全国诸栈道之冠,也可谓古代栈道的典型之作。其经行的褒、斜二谷,多为峭壁陡崖,两谷高峻,中间为谷道。崖高水深地段,车辆难以循岸通行,不得不在高出常水位2——5米处凿方形壁孔,安插方形木梁;木梁的另一端,立柱承托。在壁孔水平线下凿方形或圆形柱孔,立直柱或斜柱。梁柱间以榫卯结合,上铺木板,宽约3米,可容车一轨。壁孔方形,可防止梁木转动;柱孔有方有园,可用圆木立柱,减少加工时间。建筑设计,考虑得相当周全。
栈道又称阁道、栈阁、栈桥或桥阁,意思是把架空的、有梁有柱的“阁”的木质结构建筑形式,连接、延长而成的一种悬空通道。由于褒、斜二谷地形各异,故阁道结构形式亦有所不同。考古工作者大体归结为五种类型:第一种为“标准式”,就是多数栈阁所采用的平梁直柱结构。即《水经·沔水注》所说:“其阁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柱于水中。”留坝县南河乡黑杨坝村南侧百米长的一段栈道,就是这种类型。有些路段,还在壁孔上边另凿阁孔,搭有棚盖,其作用是可以挡住山上滚落的碎石、土块及淌下的泉水,以保行人安全。这是典型的栈阁。留坝县磨乔村西,便有此种遗迹。第二种为“斜坡搭架式”。在有倾斜度的、小阶梯形成的坡面处,只凿柱孔立木柱,由排柱构成桥墩,依坡安装木梁,由梁柱构成框架,互相连接起来,梁上铺板,构成路面,类似多跨式木桥。在石门南侧老虎口地段,有这种栈阁。第三种为“斜柱式”,即平梁直柱加斜撑结构。留坝县武关驿村褒河东岸,有此种类型栈阁。斜撑的作用在分散荷载重量。第四种为“无柱式”。《水经·沔水注》记载:“褒水西北出衙岭山,东南迳大石门,历故栈道下,俗谓千梁无柱也。”。这种栈阁出现在深渊陡崖处,水深无法立柱,如留坝县南河乡孔雀台村东、褒河西岸的栈道便是。此外还有“隧道式”和“凹槽式”。前者适用于山嘴陡峭,但距离较短地段,如石门隧道便是。后者是把小山嘴的岩石凿开,路由凹槽中通过。石门北侧15米处,南侧一个方形小山嘴处,均有凹槽式通道。前者深约1.5米,宽2.9米;后者宽3.23米至3.95米。凹槽两端均连接阁道。
另外,在留坝县磨平村,太白县的沟口上和古迹街,发现古桥梁遗迹三处,都是于水中立柱,上设梁木,再铺木板,属于一种梁柱式。说明在褒斜栈道开凿过程中,已积累了一定的木构建筑经验,普遍采用梁柱桥类型。
褒斜道还开凿了隧道,即褒谷口的“石门”。石门南北平均长15.75米,东西平均宽4.1米,平均高3.6米,是世界上最早通行车辆的人工隧道。清代潘矩墉在《石门题记》中说:“石坚不受斧凿”,“以火锻开石门”。火焚水淬是我国古代粉碎岩石经常采用的方法,但用以凿通驿路上的隧道,则以“石门”为最早。
褒斜道的技术成就首先在于路线的设计。褒斜道没有大的盘山险路,南端的七盘岭虽然险竣,但开凿了“石门”,就避免了盘山越岭,应是褒斜栈道勘测设计上的一大成就。此外,在隧道的开凿、栈道的修建方面都是世界上当时所仅有的。因山势凿孔、穿梁、立柱的设计思想;标准式、千梁无柱式、依坡搭架式和飞桥式、穿洞式的结构造型,亦为今日中外修建高速公路所借鉴。
褒斜道是中国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选线最佳、沿用时间最长的一条栈道。凿通这条栈道,标志着中国的工程技术在两千多年前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胆识与能力。
三、褒斜栈道的废塞和复修
自汉武帝元狩年间对褒斜道进行了空前的全线开凿后,直到东汉光武帝第一次出兵伐蜀,一百多年间褒斜道始终为秦、蜀间的主要通道。即《史记·货殖列传》所说:“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
东汉明帝永平六年(公元63年),汉中太守鄐君“以诏书受广汉、蜀郡、巴郡徒二千六百九十人,开通褒斜道。……相用始作桥阁六百二十三间,大桥五,为道二百五十八里,邮亭、驿置、徒司空、褒中县官寺,并六十四所。凡用功七十六万六千八百余人,瓦三十六万九千八百四器。用钱百四十九万九千四百余斛粟。九年四月成就,益州东至京师,去就安稳”。这是汉武帝以后对褒斜道南端进行整修,用时最长(四年)、规模最大的一次。整修后,如司隶校尉杨孟文在《石门颂》中所说:“斜谷之川,其泽南隆,八方所达”。
东汉安帝永初年间(公元107—108年),当时内迁的羌族人民“皆为吏人豪右所徭役,积以愁怨”,遂发动了大起义。《后汉书·五·安帝记》说:“先零羌滇零称天子于北地①,遂寇三辅(关中),东犯赵、魏,南入益州,杀汉中太守董炳”。于是,褒斜道断绝,不得己循子午道以维持汉中南北交通。后来平息了羌族起义军,于“延光四年(公元125年)十一月乙亥,诏益州刺史,罢子午道,通褒斜路”。
木质栈道,寿命有限,到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汉中太守王升又修褒斜道。《石门颂》说:“王府君闵谷道艰难,分置六部道桥。……造作石t00103_00AA.jpg,万世之基,或解高阁,下就平易,行者欣然焉”。永寿元年(公元155年),右扶风丞、犍为武阳人李寿,又对褒斜道进行一次整修。《李君表》的摩崖石刻记述:“由其修阁道忧勤,民欢喜,行人蒙福。”
东汉末年,益州牧刘焉,阴谋割据西南,于汉献帝初平年间(公元190—193年),“焉遣(张)鲁为督义司马,住汉中,断谷道,杀害汉使”。其所断绝的谷道即褒斜道。但张鲁对栈道只作了轻微的破坏,使“汉末力不能征”。曹操不知虚实,第一次争夺汉中时,绕散关陈仓故道进军。曹操到汉中摸清底细以后,第二次便由褒斜栈道“军摭要以临汉中”。在陕西省留坝县南河乡孔雀台东侧褒河岸边留有“摭要”二字(据汉中地区交通局杨涛调查)。
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魏将夏侯渊与刘备战于阳平,为刘备将所杀,当年三月,曹操自长安出斜谷道,“军遮要以临汉中”。《三国志·魏志·刘放传》注引《孙资别传》说:“昔武皇帝(曹操)征南郑,‘数言南郑直为天嶽,中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耳’!”栈道乃是在悬崖绝壁处凿石架木而成,年久阁梁腐朽或遭烧毁,壁孔、柱孔、阁孔等必然外露,如曹操所见所说的“石穴”。魏军“遮要”以行,是对绝险处的临时遮护,说明张鲁“断谷道”的创伤还未治愈。
三国时期对褒斜道的修葺,见于历史记载的共有四次:第一次是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赵云、邓芝烧赤崖以北栈道之后,诸葛亮加以修建。即诸葛亮《与兄瑾言赵云烧赤崖阁道书》中所说的“前赵子龙退军,烧坏赤崖以北阁道”。烧毁前的阁道是“标准式”:“缘谷百余里,其阁梁一头入山腹,一头立柱于水中”。新修的栈道为“无柱式”:“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第二次是在魏太和四年(蜀汉建兴八年,公元230年),曹真攻蜀军,由子午、斜谷道并进,诸葛亮防守于赤坂(今洋县东龙亭)。《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说:“深入险阻,凿路而前”;“治道功夫,战士悉作”。第三次为蜀汉建兴十一年(公元233年),诸葛亮为了出兵五丈原,“亮使诸军运米,集于斜谷口,治斜谷邸阁”。由于斜谷栈道得到修治,“(建兴)十二年春二月,亮由斜谷出,始以流马运”。此时,斜谷道又得以畅通。不料这年八月,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军中,遗令长史杨仪为退军节度,由魏延断后。但魏延素与杨仪不睦,拒不从命,“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杨仪继后,虽“槎山通道”,但烧毁的栈阁是不能很快修复的。第四次是在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许仪和李苞两次修治栈道。先是“钟会伐蜀,分从骆谷、斜谷入,先命牙门将许仪在前治道,(钟)会在后行,而桥穿,马足蹈,于是斩仪”。许仪所治之道虽未说明何道,但钟会的一路兵马既从斜谷入,必有褒斜道在内。后是,魏荡寇将军浮亭侯谯国人李苞在魏景元四年十二月平蜀之初,为了加强曹魏(实为司马父子)对西蜀的统治,维护统一局面,“将中军兵石木工二千人,始通此阁道”。
三国时期对斜谷道的四次修治,第一、三次是蜀汉破坏,又自行修葺。第二、四次皆为魏军在伐蜀过程中随军治道。前三次皆为取道乐城(今城固西)出斜谷之道,最后一次李苞所修是复通褒谷一段的栈道。
南北朝时,北魏为了向西南进军,大力开通道路。北魏正始四年(公元507年)“开斜谷旧道”。这次修治的倡议者是梁、秦二州刺史羊祉;主持人为左校令贾三德;技术力量为“石师百人”;劳动大军为“徒一万人”。历时二年半(正始四年十月十日至永平二年二月——公元507年至509年);施工范围为褒斜道南段二百里;道路规格为“栈道面宽四尺”,土石路段“面宽六尺”;效果是“四民富实,百姓息肩矣”。又西魏恭帝元年(公元554年)命“(崔)猷督仪同刘道通、陆滕等五人,率众开通车路,凿山堙谷五百余里,至于梁州”。这是汉武帝以后对褒斜道又进行全线修治的一次。
褒斜道对西汉立国作出了巨大贡献。汉初,刘邦以汉中为根据地,据有栈道之险,进可攻、退可守。《三国志·诸葛亮传》称:“汉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楚、汉相争时,萧何留守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刘邦的给养和兵员通过褒斜道不断得到补充,大大加快了统一的进程。
在整个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褒斜道一直处于秦川、汉川、巴蜀间交通干道地位。两汉时期,玺书由长安至蜀郡,即循此道。《华阳国志·三·蜀志》称:“玺书交驰于斜谷之南,玉帛践乎梁、益之乡”。承平时期,官民赖以来往关中、蜀汉;战乱时期,守其谷口,坏其栈阁,即可隔绝南北交通,欲通巴、蜀,就须迂回其他谷道。汉代帝王历次下诏修建,足证此道在政治、军事、经济上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