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词典博客 > 两汉、三国时期秦岭诸栈道重大的军事活动

两汉、三国时期秦岭诸栈道重大的军事活动

2024-10-18 11:29:01

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无论统一或分裂局面出现,南北交通均未中断。全国统一时期,封建统治者利用驿道实现各种政治、经济、军事目标。如西汉初年的迁徙豪富于京师、“移民实边”和“就食蜀汉”;汉武帝时实行的“均输”、“平准”政策;汉制规定的三种劳役和兵役(更卒、正卒、戍卒),“近者数千里,远者过万里”;三国时曹魏与蜀汉争夺汉中;西晋时期晋朝统治者曾实行招募蜀、吴地区的居民充实北方;西魏向汉中、巴蜀的扩展;江南的樟、姜、桂、金、锡和蜀、汉、江陵的桔、酱等物资的北运等等,凡转输关中或途经关中的,莫不利用秦岭南北的诸多栈道作为流通渠道。

无论西汉的立国;王莽的败亡;东汉消灭陇、蜀的地方割据势力;诸葛亮数次伐魏及曹魏灭亡蜀汉;以至西晋统一全国和南北朝时的纷争等,均在秦岭诸栈道上进行过频繁的军事活动,这些军事活动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古代历史的进程。

一、汉王刘邦“北定三秦”的路线

刘邦灭秦之后,项羽率40万大军接踵进驻关中,他违背“先入关者为王”的战约,把关陇、陕北等地分封给秦朝的三个降将:章邯为雍王都于废丘;司马欣为塞王都于栎阳;董翳为翟王都于高奴。并威逼刘邦去南郑(今汉中市)就“汉王”位。刘邦到汉中后不甘心屈居一隅,加上他的部下将士多是关东人,也不愿在汉中久留,遂“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

《汉书·高帝纪》记载,汉王刘邦是在汉元年五月由汉中出兵,八月攻至陈仓。汉军曹参为前锋将军,“初攻下弁、故道、雍、邰”。“击章平军好畤南”,“东取咸阳”,又“引兵围章邯废丘”。刘邦主力的进军路线是由今汉中西行,经勉县、略阳、成县,然后折东北经徽县、两当、凤县,越秦岭、入散关至宝鸡、凤翔,然后,经岐山、扶凤至武功,再由武功溯漆水河北上,和章平的军队战于乾县东,又南下夺取咸阳,最后兵围废丘,雍王章邯败降。刘邦的进军路线。

由于《史记》、《汉书》对刘邦“还定三秦”一事记述较简略,后代史家对刘邦十万大军的进军路线说法各异。由沔县北出即其一说。沔县西北侧有一条河流,名为沮水,又称黑河,发源于今留坝县紫柏山麓。由沔县沿沮水北上,经长坝子、马皇岭、九条岭、茅坝、二沟、头沟、火烧关、铁炉川、张口石(又名扎口石),越箭峰垭,即至凤县的陈仓沟,沿陈仓沟东北行,至凤县的连云寺。陈仓沟谷道山高林密,当时雍王章邯也未在此设防,因此,有人认为刘邦“暗度陈仓”是由沔阳沿沮水北上,经陈仓沟转入陈仓故道,并非经由略阳、成县、徽县、两当至凤县。

对刘邦“北定三秦”进军路线认识上的分歧,主要涉及到“陈仓”的确切地方。陈仓县设置于先秦时期,历经秦、西汉、东汉、西魏、北周、隋等六个朝代未变。而陈仓沟也确有其地。今凤县南星镇有一连云寺村,村西原来有一小桥,名“陈仓桥”。桥旁有清代镌刻的一块石碑,碑上刻有“古陈仓道”四字。陈仓沟附近有一个名“废丘关”的地方。据张邦伸在《云栈纪程》中说:“废邱本汉时屯运积储之所,其地平衍,四面皆山,易于防守,故谓之陈仓道。其山谓之陈仓山。”按照张邦伸的说法,“陈仓沟”之“陈仓”,乃汉刘邦军队陈放军粮的地方。如此说来,汉刘邦的北进大军,有一支经是由沔阳沿沮水北上,经陈仓沟至凤州,入故道攻入关中的。这支军队是偷袭性质,后人称其为“暗度陈仓”。

判断汉王刘邦的主力军系由故道北进,是根据《史记·淮阴侯列传》和《汉书·韩信传》所说的汉王“东出陈仓,定三秦”这一记载作出的。因为陈仓县的位置在汉中西北,在沔阳正北,如果刘邦的主力军是由沔阳溯沮水北进,应称“北出”才符合地理实际。《史记》、《汉书》称为“东出”,乃指沿故道至甘肃两当县(汉故道县)后,顺着故道折东北至凤州的方向前进。

另外,陈仓县的陈仓山,是今宝鸡市南40多里秦岭北侧的一个山峰,以形似公鸡,又称鸡峰山。所以,历史上称陈仓县南的一段驿道为“陈仓道”,与故道相通接,因而又称“陈仓故道”。“废邱”在关中,废丘县乃秦朝所置,即西周时的犬丘,在今兴平县南。当时项羽的军队驻扎在今临潼县东北“戏”这个地方,项羽是在丽邑封章邯为雍王,建都废丘。项羽并未越过秦岭到陈仓沟,陈仓沟附近的“废邱关”(或废邱堡)与废丘县无关。清代同治元年毛震寿路经“连云栈道”去汉中时,才看出了这个问题,他在《废丘关记》碑文中说:“废丘之名虽古,释意未慊于心。……访察地势,界于留(留坝厅)、凤(凤县)之交,即以‘留凤’二字题于关”。把“废丘关”改为“留凤关”,既符合地理实际,又澄清了地名上的混乱。

刘邦消灭三秦王后,乘齐、楚相争之际东进,宣布同项羽决战。在战争过程中,萧何留守关中,为汉军筹措粮秣。萧何利用秦蜀栈道,把在汉中和关中征得的粮食和兵员源源东运。刘邦由于有比较稳定的关中、汉中作后方,粮饷兵员比较充裕,可以专意东进而无后顾之忧,终于取得楚、汉战争的胜利。在秦亡后的第五年,出现了统一的西汉王朝。陈仓故道对西汉立国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诸葛亮多次伐魏的路线

祁山,汉代属天水郡,为曹魏西部的屏障。由祁山南下武都(治下辨,今甘肃成县西北)、阴平郡(治阴平,今甘肃文县),可至蜀汉都城成都。诸葛亮若据有祁山,进可据陇向魏,退可据守汉中、剑门,攻守并备。

蜀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即“南抚夷越”)后,写下有名的《出师表》,然后屯驻汉中、沔阳,准备伐魏。建兴六年(公元228年),亲率大军攻“祁山”,揭开了伐魏的序幕。直到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病逝于五丈原,蜀先后出兵攻魏五次,魏攻蜀一次。这七年间的六次军事行动,成为历史典故,后世谓之“六出祁山”。

诸葛亮“六出祁山”的进军路线如下:

诸葛亮第一次出兵祁山的路线,根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注》所记,由沔阳(今陕西勉县)出发,沿沮水(今黑河)北上至沮县;再折西经武兴(今陕西略阳)沿嘉陵江畔西北行,至青泥河口,循青泥河路至武都郡下辨县;再西行至武都县,复沿漾水北行,至西县(西县故城在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120里处)的祁山。由西县再北行,至天水郡(治冀县,今甘肃甘谷县东)、陇西郡(治襄武,今甘肃陇西县)、南安郡(治豲道、今甘肃陇西县东南)。因此,蜀军攻至祁山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

马谡率领的前锋部队,越过西县的祁山攻至天水郡的街亭,与魏将张郃激战。由于“违(诸葛)亮节度,举动失宜”,为张郃所败。三国时的街亭,在今甘肃省秦安县东北百里陇城东15里连格(合)川南侧山丘下。

第二次出兵路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记载:“(蜀汉建兴六年)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魏将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斩(王)双”。

这次仍由沔阳出发,沿沮水谷道和陈仓故道北行,逾散关,渡渭水,兵围陈仓。

第三次出兵路线,《诸葛亮传》记载:“(蜀汉建兴)七年,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今甘肃省文县)。魏雍州刺史郭淮率众欲击式,亮自出至建威(今甘肃省西和县),淮退还,遂平二郡(武都、阴平)”。

这次诸葛亮一路兵马,仍沿第一次出兵祁山路线经武都至建威。陈式出兵,乃由剑阁、白水、沿白水江路线至阴平郡。建威在魏、蜀辖地接壤处,郭淮率兵欲击陈式,必经由建威南下,故诸葛亮“自出至建威”,目的在阻挡郭准的军队南攻。

第四次是魏出兵攻蜀汉军,诸葛亮防守于赤坂(今陕西洋县龙亭)。诸葛亮连续三次攻魏,曹真为了报复,遂主动出击。曹魏太和四年(蜀汉建兴八年,公元230年)八月,兵发长安,数道并进。曹真率军由子午道、斜谷道入;司马懿溯汉水西上,欲会师南郑。因遇秋季大霖雨三十余日,栈道断绝,汉水上涨,魏军只得回师。由于魏军是由秦岭东部的几条谷道进兵,所以诸葛亮“待之赤坂”,把防御重点置于乐城(今城固西)及其以东的险地。乐城为斜谷道的支线小河口道和傥骆道的交会点,赤坂为子午道进入汉中平原的隘口,这样,就可防守曹真、司马懿等三路兵马的进攻。

蜀汉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诸葛亮第五次攻祁山。他接受前三次因军粮不继而退兵的教训,这一次用“木牛”(独轮车)运军粮。但遇大霖雨,行走困难,再次“粮尽退军”。此次战役,魏明帝使司马懿西屯长安,与诸葛亮的军队“遇于上邽(今甘肃天水市西南)之东”。当蜀汉的军队围攻祁山时,司马懿“敛兵依险,军不得交”,把诸葛亮的军队拖住,不能速战速决。蜀军粮食耗尽后,只得退回。

诸葛亮多次出兵伐魏,都因道路迂回遥远,军粮运输困难而未成。所以,第四次班师回汉中、沔阳后,便在黄沙镇充分进行了备战工作,一方面教军士种田,筹措军粮;一方面设场大量制造木牛、流马(四轮车),以便下次伐魏解决军粮运输问题。

诸葛亮本来打算出兵祁山,占据陇东,然后以陇东为基地,东进攻魏。三次攻祁山未成,便改变了战略方针,准备出兵斜谷,直捣关中长安。蜀汉建兴十一年,在斜谷道中修建仓库(邸阁),陆续用木牛、流马把军粮集运于斜谷。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春,诸葛亮率兵出斜谷道,进驻五丈原,与司马懿率领的魏军对峙于渭水南北。

诸葛亮最后一次出兵伐魏,是由乐城(今城固西18里处)北上,沿小河口道至西江口,转入斜谷道。《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记载:建兴七年(公元229年)冬,诸葛亮“徙府营于南山原上,筑汉、乐二城”。汉城位于沔阳,是故道、褒斜道、石牛道的交会处,据有汉城,进退自如;乐城是子午道、傥骆道、小河口道(褒斜道的支线、唐代修筑文川道)三道的会合点,城东有赤坂之险,据有乐城,可防御北来、东来之敌。因此,汉、乐二城,控制了秦岭中所有的栈道。

诸葛亮死后,“姜维议令诸围皆敛兵,退就汉、乐二城,随即令监军王含守乐城”。魏景元四年钟会灭蜀后欲谋叛,司马昭即“遣中护军贾充将万人,径入斜谷屯乐城”。当时,诸葛亮和魏军都未利用三交城至褒中县一段栈道,是因为这一段栈道断塞。因而,魏灭蜀后立即令荡寇将军李苞修复褒斜栈道南段。清代严如煜编撰的《汉中府志》及《三省边防备览·策略》等书,亦记为诸葛亮最后一次伐魏乃由乐城出兵斜谷。

三、绥阳谷道

诸葛亮在屯驻五丈原时,为从斜谷口和陈仓两方面钳制魏军,还修治过绥阳谷道路,亦称“绥阳小谷道”。是由今太白县东20里塘口街折北经上河和隔秦岭梁直对的伐鱼河河谷相通接的一条小谷道。

今太白县塘口是古代褒斜道上的一个驿站所在地,也是绥阳谷道的起点。由塘口沿上河至秦岭梁顶,坡势平缓。下秦岭梁,即进入绥阳小谷。谷道如诸葛亮写给其兄诸葛瑾的信所说“绥阳小谷,山崖绝险,溪水纵横”。

绥阳小谷道是沿“伐鱼河”而行。伐鱼河本称“伐魏河”,是后人为纪念诸葛亮伐魏,将他当年沿河谷而行的道路所循河流称作“伐魏河”。但由于关中人土音“鱼”、“魏”不分,相沿日久,“伐魏河”就讹转为“伐鱼河”了伐鱼河沿岸有栈道壁孔遗迹多处,及“姜太公钓鱼台”古迹一处,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闰三月立有《姜太公钓鱼碑记》、即记述这条谷道是虢川巡检司(在今太白县城)经塘口、关堡(钓鱼台所在地]到宝鸡的通道。

诸葛亮修治绥阳小谷道的目的,在于由斜谷派巡逻队出陈仓侦探敌情,并起钳制魏军的作用。《三国志》中所说的“箕谷”,即绥阳小谷,以其谷形如簸箕而得名诸葛亮第一次兵出祁山,派赵云、邓芝为疑军,赵云据守箕谷,即绥阳小谷。

四、武关道与西汉兴亡

武关道,顾名思义,乃兵家争锋所行的道路。秦汉时期,在军事上的利用,达于最高点。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二月,刘邦率军西攻洛阳失利后,转军向南大败秦南阳郡守吕。接着,刘邦率军长驱直入武关,震撼秦都咸阳。赵高怕秦二世追究军事失败的罪责,杀秦二世胡亥,立子婴,去帝号,称秦王。子婴又杀赵高等,在峣关(蓝田县南)设防,以阻止刘邦西进。刘邦用张良计,绕过峣关,大破秦军,乘胜夜攻蓝田。于汉元年十月,刘邦率义军至“霸上”(西安市东南)。秦王朝灭亡。

西汉末年,王莽篡政。由于倒行逆施,各地农民接连起义。新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绿林军一路由王匡率领北上直攻洛阳;一路由申屠建、李松率领西攻武关。析人邓晔、于匡等起兵,攻下析、丹水,武关都尉朱萌降,邓晔开武关,迎接绿林西路大军。十月一日,起义军攻入长安宣平门;三日,王莽被杀。起义军将王莽的头,由武关道传至南阳,悬挂在南阳街头,“百姓共提击之,或切食其舌”。

公元24年春,刘玄由洛阳迁都长安,大封汉宗室,重用旧贵族,背叛起义宗旨,“关中离心,四方怨叛”。赤眉军分兵两路讨伐刘玄:樊崇、逄安为一路进攻武关;徐宣、谢禄、杨音为一路进攻陆浑关(河南宜阳东南)。公元25年春,两路军于弘农会师,拥立15岁的牧童刘盆子作皇帝,建年号为“建世”,继续西进,至高陵与绿林军王匡、张印等联合,九月攻入长安,绞死刘玄。

两汉时期的武关道和秦代一样,基本上是利用灞水及其支流蓝桥河谷至秦岭梁,越秦岭后,又沿丹水北侧东去,至河南省淅川县老城,始离开丹水河谷东行,达南阳。蓝桥河谷和丹水河谷绝大部分开阔平缓,凿栈路段较少;南北朝以后商州东侧又改变方向,离开丹水河谷直东行。

武关道系由西汉都城长安东出,约16里至轵道,有轵道亭;又东4里为霸城观(在霸水西百步处)。过霸桥,至霸上,经霸陵(秦芷阳县)至蓝田。《史记·夏侯婴传》:“从攻南阳,战于蓝田、芷阳,……至霸上”,即霸桥至蓝田的路线。霸桥自古为送往迎来之所,“凡自东、西方面入峣、潼两关者,路必由之”。霸桥始建于秦穆公时期,改滋水为霸水,因称霸桥,秦始皇时为阿房宫至郦山宫间的阁道所经。王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霸桥被大火焚烧,王莽“以(地皇)三年冬尽,绝灭霸驳之桥,欲以兴成新室,统一长存之道,其名霸桥为长存桥”,以化凶为吉。为了使桥能长久存在,改木桥为石墩桥。

蓝田在长安东南,霸陵县直南,今蓝田县西,为出武关道必经之地。因县南有地名峣柳,又称峣柳城,峣关亦以此得名。由蓝田县南行90里至秦岭梁,有峣关。《汉书·高帝记》:“沛公引兵绕峣关,踰蒉山击秦军,大破之蓝田南,遂至蓝田”。由牧护关下秦岭,至蓝桥后,有两条路通蓝田:一为循蓝桥河(下游称清河)而下,经水陆庵至蓝田,这段谷道比较狭窄,有栈道一为过蓝桥直西行,经六郎关、风门子,越七盘岭(古称蒉山),复经坡底村,火烧寨、大寨等地至蓝田。七盘岭盘道位于半山坡上,坡下众多小岭、沟壑相间如“缯”,因而,《通典》、《长安志》称其为“七盘十二缯”。刘邦“踰蒉山击秦军”,是指绕道七盘岭至网峪河,再沿河而下,至蓝田南。

在蓝田与蓝桥之间的蓝桥河西岸山崖上,至今尚有3.5公里长疏密不同的栈孔遗迹,在车龙潭、黄龙潭附近最为密集。在这十处栈道遗迹中,计有壁孔55个,柱孔226个。柱孔多为圆孔,直径不一,多为15至30厘米;个别柱孔也有方形的,说明当时木柱的材料规格不同。壁孔多为长方形,亦有少量圆形壁孔。栈孔的形制不够一致,说明栈道开通之后,又历经多次维修。值得注意的是柱孔的排列不绝对作直线,从壁孔到最下一层柱孔,有的地方纵列7个柱孔,并依山势由上而下从一排增加到五排,这是为适应不同路段的强度要求而定的。如转弯处受离心力影响就要加强其强度。

在今商州市黑龙口向秦岭方面公路左侧,亦有栈道壁孔8个,距水面1.3米至1.6米。另在流峪河谷李家槽口经上石家、大岔口、栗树坪至柿园子之间8.5公里的区段内,有栈道遗迹7处。并在岸边石板坡道上有石工刻凿的线槽,4米长的距离内并列43道,长度均在68厘米左右,间距4至12厘米不等,其用意在于防滑。这段栈道现为西界公路(西安至界牌)经地,非武关道主线,为后世由商州经蓝田东北部去渭南的路线。

由于蓝桥河谷平缓,所以栈道部分没有秦蜀栈道多,栈道的形制基本上与褒斜道类似,其开凿年代与褒斜道相当。

峣关南至上洛县一段古道,是由牧护关越秦岭梁后沿七盘河缓坡而下,至黑龙口后转入丹水河谷北侧而行。由上洛(今陕西商州市)东南行,经商县至武关。

汉代武关与秦武关在一个地方。《史记·秦始皇本纪》《集解》引文颖曰:“武关在析西百七十里”,即今淅川县荆子关以西50里的陕西省商南县南境丹江北岸。西汉末年绿林军西攻时“(析)宰请降,(邓华、于匡)尽得其众,……拔析、丹水、武关”。说明析县、丹水县(今河南省淅川县老城)、武关在一条路线上。

秦汉武关道在丹水县以西基本上是沿丹水北侧而行,多经行于山坡上,翻山越岭,穿越茂密的森林,人行其中,能见度很低,故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商於新开路》一诗中极为形象地描述:“路从泉间辨,人从树稍分”。

出武关经丹水、析县东去,至郦邑,汉代属南阳郡辖。由郦邑再东行,即至南阳郡治宛城。“南阳西通武关、郧关”,“东南受汉、江淮”。汉代于此置有工官、铁官,故《史记·货殖列传》说:“宛,亦一都会也”。

武关道位于潼关道南侧,平时有辅助之利,战时有迂回之便,是长安东出的仅次于潼关、函谷关道的一条重要交通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