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笄,汉语词语,拼音是zhé jī,意思是春秋时晋·士会(范武子)怒其子燮(文子)对长者不敬,以杖击之,折其委笄。出自《国语.晋语五》。
春秋 时 晋 士会 ( 范武子 )怒其子 燮 ( 文子 )对长者不敬,以杖击之,折其委笄。委, 周 冠名;笄,结冠的簪子。见《国语·晋语五》。后用为训子的典故。 南朝 陈 徐陵 《谢儿报坐事付治中启》:“过庭之训,多谢古贤;折笄之杖,有愧前达。” 唐 刘禹锡 《口兵戒》:“掩人以智,折笄以詈。贤者诲子,信有其旨。”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