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又称钧台窑,是在柴窑和鲁山花瓷的风格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特风格,因所在地禹县古称“钧州”而得名,与“汝、官、哥、定”同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窑。 钧窑的烧造历史始于晚唐、全盛于北宋、遗续于金元,前后长达700余年。其产地以河南省禹县为中心,向四周扩展。钧窑受道家思想深刻影响,在宋徽宗时期达到高峰,其工艺技术发挥到极致。无论是呈色和各种纹理的表现,做到窑变可控随心所欲的表现技术,无人能仿造,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美誉。 钧窑创造性地使用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在还原焰中烧出窑变铜红釉,并衍生出茄皮紫、海棠红、丁香紫、朱砂红、玫瑰紫、鸡血红等多种窑变色彩,釉中的流纹形如流云。钧瓷造型丰富,以养花盆类居多,其次是洗、盘等,再次是瓶、尊、炉、鼎等。钧窑采用手拉坯工艺,釉面比较活,釉面纹路有冰裂纹、冰片纹、蚯蚓纹、鱼子纹、兔丝纹、蟹爪痕、雨丝纹等。北宋官造钧瓷,不论文房用具或大型祭器都严格遵守规整对称原则,具有高雅大气、宫廷气势、一丝不苟、沉重古朴、明亮而深沉的特点。 钧窑瓷器的釉是一种乳浊釉,它不同于玻璃状的透明青釉,而是典型的乳光青釉。其基本釉色是各种浓淡不一的蓝色乳光釉,蓝色较淡的称为天青,比天青淡者称为月白,红色是釉料中还原铜的呈色,紫色则是红釉与蓝釉相互融合的结果。
古代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今 河南省 禹州市 。古代属 钧州 ,故名。 北宋 、 金 、 元 都烧造。钧窑利用氧化铜、铁呈色不同这一特点,烧成蓝中带红或带紫的色釉。红、紫的色泽如玫瑰、海棠,非常艳丽。胎骨灰白色,釉细而润。其中佳品,底部刻有数目字,均出自 禹州市 钧台 窑址,是 北宋 末为宫廷烧造的。除 禹州市 外,邻近的 临汝 、 郏县 、 登封 、 新安 、 汤阴 、 安阳 、 鹤壁 以及 河北省 磁县 等瓷窑,都仿烧钧窑瓷器。
河南省鈞州所出產的瓷器。瓷質細膩,釉色多變化,是藝匠在燒製時,利用銅的還原形成絢麗多彩的窯變。並運用純熟的技巧,特殊的釉藥,而突破以往瓷器上單一的色調,出現多種釉色的極品。以玫瑰紫、海棠紅、月白等釉色最負盛名。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