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甑,古代蒸饭的一种瓦器。底部有许多透蒸气的孔格,置于鬲上蒸煮,如同现代的蒸锅;釜,古炊器。敛口圜底,或有二耳。其用于鬲,置于灶,上置甑以蒸煮。盛行于汉代。甑尘釜鱼本指饭甑生尘,锅中生鱼,表明经常断炊。【用法】联合式;作定语;含贬义。
《后汉书·独行传·范冉》:“所止单陋,有时絶粒,穷居自若,言貌无改。閭里歌之曰:‘甑中生尘 范史云 ,釜中生鱼 范莱芜 。’” 范冉 字 史云 , 桓帝 以为 莱芜 长。后以“甑尘釜鱼”形容家贫断炊已久。 唐 刘禹锡 《学阮公体》诗之三:“不学腰如磬,徒使甑生尘。” 唐 卢纶 《送浑炼归觐却赴阙庭》诗:“甑尘方欲合,笼翮或将舒。”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 史云 甑尘,前史所伟。”
甑里积了灰尘,锅里生了蠹鱼。形容穷困断炊已久。也比喻官吏清廉自守。甑尘釜鱼是成语。
甑、釜,皆為炊具。甑塵釜魚指漢朝范冉家境清苦,久不能燒飯,以致炊器積滿塵埃,鍋子生蠹魚。典出後漢書.卷八十一.獨行傳.范冉傳。比喻生活極為清寒困苦。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