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陶,诞生于中国新石器时代,在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中均有发现,其中以屈家岭文化为最早,距今6000年左右。1928年,中国著名考古学者吴金鼎,在山东省章丘县(现济南市章丘区)龙山镇的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了这一史前遗存,故被命名为“龙山文化”。因以黑色陶器为主要特征,又称为“黑陶文化”。黑陶按质地可分为三种:泥质黑陶、夹砂黑陶、细泥黑陶。黑陶以素面磨光的最多,带纹饰的较少,有弦纹、划纹、镂孔等几种。
古代的黑色陶器。表面漆黑光亮,一般陶胎较薄,常作殉葬品。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中常有发现。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三章第一节:“最富裕的竟达一百八十多件,包括了精美的彩陶,乌亮的黑陶。”
一種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黑色陶器。紋飾少,薄如蛋殼,裡外漆黑,形制優美、色澤高雅,是高度文化的代表。主要分布在黃河下游及東海岸一帶。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