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道,即封建帝王治国的基本理念与统治权术,其核心内容是儒家所倡导的"仁政"、"仁义"原则。在中国历史上,对君道发挥最好的当属唐代贞观君臣。他们同心协力,共同开创了辉煌的"贞观之治"。 君道, 即为君之道, 指作为若王应该,确得的治国治民的道理, 应该掌握的原则、 方法, 以及个人应异有的操守和德行等 。 概言之, 即君王应该掌握的统治臣民、治理国家的法术。 此卷共记夏、 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君王为政 空央事四十六则, 集中说明为人君者应重教化、省法事、任贤去演、居安思危、善纳球、严责己、专赏罚、修文武,如此方能治国安邦,成为一代明主。反之, 则会家败国灭而祸患及其身 。 刘向采记以上轶事,多以儒家说教为主, 也杂以道家之言, 间参以申韩之术,目的是为最高统治者提供历史借鉴。
为君之道。《易·复》:“象曰:迷復之凶,反君道也。” 汉 蔡邕 《独断》:“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夏至阴气起,君道衰,故不贺。”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卷下:“君有常道,臣有定守。赏当功,罚当罪;与之惟我德,夺之惟我惧,君道也。” 明 李贽 《四书评·论语·先进》:“师道与君道并重,教泽与治泽齐长。”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