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盗泉,即在今山东省新泰市石莱乡道泉峪村,向南与济宁市泗水县只隔一个青龙山,这里古时候为泗水县,清朝划归泰安县,解放后划归新泰县。古之盗泉,在该村西石桥的南边,于解放前被村民盖房子掩埋。村名因泉你为“盗泉峪”,很早前泉旁有石碑,上书“盗泉”二字。在很久前即被人改名为“倒泉峪”,原因是村南的河流向东,而泉则向西流,然后再入河东流。在民国13年由本村乡绅刘德身和文人巩兆五将“盗”字改为道德的“道”字一直沿用致今。刘德身卒年不详,巩兆五卒于1959年闹饥荒时,其夫人卒于1973年。 有关“盗泉”的典故: 《后汉书·列女传》:“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后以“盗来之水”比喻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东西。
地名。在今山東省泗水縣東北。相傳孔子因盜泉之名,於禮不順,故渴而不飲其水。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