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印(fēng yìn,seal),汉语词语。指的是封缄文书、物件并加钤印于其上,也指封存官印,暂时离职,另外旧时还指官署于岁暮年初停止办公,称为“封印”。例句有:神躯封印,被贬下凡,但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 相关近义词有尘封、封盖。
(1).封缄文书、物件并加钤印于其上。 睡虎地 秦 墓竹简《金布律》:“不盈千者,亦封印之。”《晋书·陶侃传》:“军资、器仗、牛马、舟船,皆有定簿封印。” 宋 文同 《谢任泸州师中寄荔支》诗:“筠籨包荔子,四角具封印。”
(2).旧时官署于岁暮年初停止办公,称为“封印”。 唐 李商隐 《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归京》诗:“黄昏封印点刑徒,愧负 荆山 入座隅。” 明 时于除夕封印,至新正三日开印,为期四日。见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 清 时于每年十二月十九至二十二日四天之内择吉封印,为期一月,至明年正月十九、二十、廿一三天之内择吉开印。见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开印封印》。
封存官印,表示停止辦公,為古代官署的年假。清代官署延為一個月,自十二月下旬至次年正月下旬,一個月中為各單位停止辦公的時期,稱為「封印」。
文件封緘加蓋印記。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