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鸣宴是始于唐代并延续千年的一种科举制度中规定的宴会,主要用于为得解举子饯行、励志。 鹿鸣宴得名于明朝皇帝宴请科举学子以“鹿”为主脯的宫廷御膳,用来表示皇恩浩荡和对人才的器重。又一说为,鹿与“禄”谐音,寓意升官发财,而新科入举乃是入“禄”之始。
亦作“ 鹿鸣筵 ”。科举时代,乡举考试后,州县长官宴请得中举子或放榜次日,宴主考、执事人员及新举人,歌《诗·小雅·鹿鸣》,作魁星舞,故名。据《新唐书·选举志上》载:“每岁仲冬……试已,长吏以乡饮酒礼,会属僚,设宾主,陈俎豆,备管絃,牲用少牢,歌《鹿鸣》之诗,因与耆艾叙长少焉。” 宋 欧阳修 《送楚建中颍州法曹》诗:“曾陪鹿鸣宴,徧识 洛阳 生。”《明史·于慎行传》:“年十七,举於乡,御史欲即鹿鸣宴冠之,以未奉父命辞。”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八五:“ 嘉庆 文风在目前,记同京兆鹿鸣筵。”
舊時科舉考試後,由州縣長官宴請主考官、學政及中式考生的宴會。因在宴會上歌詩經小雅鹿鳴篇,故稱為「鹿鳴宴」。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