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良恭俭让,汉语成语。原意指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现在用来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例句为“你看着那么雅致那么从容不迫——那样温良恭俭让”。 该成语出自先秦孔子的《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联合式结构,作谓语、定语、宾语,中性词。 近义词有温良俭让、温良恭俭。
儒家所倡导的五种德行: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论语·学而》:“ 子贡 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三国志·魏志·荀攸传》“ 攸 从征 孙权 ,道薨。 太祖 言则流涕”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王沉 《魏书》:“ 荀公 真贤达人也,所谓‘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mao*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