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祭法》:天下有王,分地建国,置都立邑,设庙、祧、坛、墠 而祭之,乃为亲疏多少之数。是故王立七庙,一坛一墠 ,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曰显考庙、曰祖考庙,皆月祭之。远庙为祧,有二祧,享尝乃止。去祧为坛,去坛为墠 ,坛墠有祷焉,祭之;无祷,乃止。去墠曰鬼。
远祖庙。《汉书·王莽传中》:“建郊宫,定祧庙。” 唐 韩愈 《禘祫议》:“其毁庙之主,皆藏於祧庙。”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太庙后殿》:“是日,已於 奉先殿 告祭,故太庙惟祭祧庙云。” 清 龚自珍 《语录》:“《春官》注,古濯、祧音近。此循其祧庙,文义明白。”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