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平原,又称松辽平原,位于中国东北的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介于北纬40°25′到48°40′,东经118°40′到128°,南北长1000多千米,东西宽300到400千米,截至2007年4月24日,总面积约35万平方千米,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四周为山麓洪积冲积平原和台地,海拔200米左右,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严寒漫长,夏季炎热多雨,北部地质上属吉黑褶皱系松辽拗陷,南部属中朝准地台下辽河断陷,有松花江和嫩江,是中国的一个平原。 东北平原是由中生代燕山运动伴随两侧华夏向山地隆起,形成了华夏向沉降带,奠定了现今地形的基本轮廓,第三纪后的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和间歇性的地壳升降运动,将南北的构造体系连结起来,成为同一演化体系,平原继续下沉,沉积了深厚的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 东北平原种植棉花、冬小麦等农作物,盛产小麦、大豆、高梁,有石油、天然气自然资源。
也称 松辽平原 。在我国东北部。北起 嫩江 中游,南至 辽东湾 ,长约一千公里;东西最宽处约四百公里。面积三十五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平原。
地名。位於大小興安嶺與長白山之間,南北長約一千公里。為我國面積最大的平原。主要由松花江、嫩江,以及遼河的沖積物組成,地表外貌呈緩起伏狀,高度則不超過海拔二百公尺,大部分地區為厚層的黑色土壤所覆蓋,是我國最著名的大豆產區。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