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素有“河西走廊门户”之称。早在汉唐时期,这里便孕育出了盛名卓著的西凉乐舞艺术,曾风靡一时,闻名遐迩,以其别具一格的演奏技巧和纯朴的民乐风格,在中国乐舞史上写下了重重的一笔,并对后世民间音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它之所以数代相传,经久不衰的原因也就在此。王城堡的社火,四十里堡的高翘,高坝镇的舞狮子等在当地传为佳话,但以“四坝镇杨家寨子”的“攻鼓子”最负盛名!相传,苗庄王年间,一支城边的部队因战斗节节失利,而被围困于城寨之中,他们急中生智,将兵器藏入鼓腹中,乔装打伤成社火队出廊表演,攻其不备而出奇制胜,“攻鼓子”因此而得名了。也有人说这是一种古代军旅出征乐舞的遗存,后来流入民间。据有关专家考证,攻鼓子已有近2000多年的历史,是古代生活在河西地区的月氏或乌逊等某个少数民族的一种鼓乐舞。为此,凉州区四坝镇的农民不断挖掘整理这一民间艺术,革古鼎新,代代相传,发展成了今天我们见到的这一独具特色的民间鼓乐舞蹈艺术。“攻鼓子”不同于一般的“腰鼓”和“太平鼓”,但又融合了腰鼓的灵秀和太平鼓的浑厚,更显洒脱和豪迈。不但鼓法不同,而且装束也迥异,黑衣白扣,俨然是古代的武士。在当地凡遇庙会祭祀,节日庆典等都有“攻鼓子”的热闹场面,传统的攻鼓舞一般有二十人组成,头戴黑幞帽,左右两侧插上野雉翎,美其名日为“招子”,取“上净天宇,下扫风尘”之意,帽两边缀以白色纸花,身着黑色太保衣,下穿灯笼裤,脸上涂脂擦粉,眉毛画得粗黑且翘上,完全一副“夜行侠”的装束。刚健有力的“攻鼓子”表演特点是打起鼓来要手到、眼到、神到、仪表潇洒、干净利落、稳健大方。队员们表演时“双手胸前划弧线,交错击鼓轮换翻。上步拖地凭脚力,挺胸晃头身不弯”,其“雄鹰展翅”、“战马凌飞”、“鹞子翻身”、“凤凰三点头”等雄健优美动作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猛虎出山阵”、“双将对斗阵”、“四门兜底阵”、“四方阵”、“四龙阵”、“八卦阵”、“连环阵”、“三箭突围阵”变化万千,气势恢宏…“汇鼓子”场面十分壮观,每一队鼓子都有一个领队指挥,上百队鼓子汇在一起,由数十面大鼓配合掌握节奏,外加锣烘托气氛。几百人同敲一个鼓点,同走一种步伐,游走变化配合默契,进退开合,谐调统一,造成一种排山倒海,雷霆万钧之势。似有万马千军冲杀过来,所向无敌。而阵形也随之变化,忽如雄鹰展翅、忽又如孔雀开屏、而后又如巨龙一般冲将过来。步伐更是稳健有力,时如太极,时如虎跃,虚虚实实,深藏玄机,仿佛置身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嘶鸣的战马,如雷的呐喊,惊心动魄。
击鼓。古时击鼓祭祀土地神,以示告急。 章炳麟 《訄书·原变》:“社无鬼神,则朱丝、攻鼓可以息。”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