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简称沈,古称盛京、奉天,是辽宁省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沈阳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截至2022年5月官网显示全市总面积1.286万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末下辖13个县级政区,即和平、沈河、大东、皇姑、铁西、苏家屯、浑南、沈北、于洪、辽中10个市辖区,新民1个县级市,康平、法库2个县。2022年年末常住人口914.7万人;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GDP)7695.8亿元。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通往关东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一带一路向东北亚、东南亚延伸的重要节点。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有“共和国长子”“东方鲁尔”“一朝发祥地”等美誉。 沈阳地区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平均海拔50米左右,山地丘陵集中在东北、东南部,属辽东丘陵的延伸部分。西部是辽河、浑河冲积平原,地势由东向西缓缓倾斜。在北纬41度11分51秒至43度2分13秒、东经122度25分9秒至123度48分24秒之间。属温带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现有2200多种野生动植物。 截至2022年末,全市普惠性幼儿园1294所,小学285所,普通中学317所,普通中专29所,职业高中47所,技工学校32所,有东北大学、辽宁大学等高校;科技型企业15363家,科技创新平台1421个,新型研发机构100个;医疗卫生机构5103个。 沈阳,春秋战国时期,是燕国的重镇方城(侯城前身),隶燕辽东郡襄平县,为沈阳建城史之初,距今2600余年。西汉时期,始称“侯城”,隶属汉辽东郡(辽阳)。是为沈阳正式建城之始。唐代改称“沈州”。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满清朝以“奉天承运”之意在沈阳设奉天府,沈阳又名“奉天”,民国十八年(1929年),张学良在“东北易帜”后,改“奉天”为“沈阳”。民国二十年(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并侵占沈阳后,又将“沈阳市”改为“奉天市”。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东北光复,“奉天市”恢复“沈阳市”名称。截至2021年底城市公交运营线路332条,地铁运营线路4条。旅游景点有张氏帅府博物馆、北陵公园、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等。
辽宁省省会。在省境中东部,京哈、沈大、沈丹、沈吉等铁路交会境内。以在浑河支流沈水之阳得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清代称“盛京”、“奉天”。1934年设市。人口4728万(1995年)。为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有著名的沈阳机床厂,是全国重工业基地之一。有沈阳故宫、东陵(福陵)、北陵(昭陵)等名胜古迹。北陵东北有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城市名。位於大陸地區遼河北岸,中長、北寧、安瀋、瀋海四大鐵路交會於此,交通發達。輕重工業均衡發展,兵工廠規模宏大,全國著名,為東北九省第一大都市,也是東北的政治、經濟和交通中心。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