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贯之,汉语成语,拼音是yī yǐ guàn zhī,意思指做人做事,按照一个道理,从一而终不会改变。贯:一直,习惯。出自《论语·里仁》。
原指 孔子 的忠恕之道贯穿在一切事物中。后亦泛指一种思想或理论贯通始终。《论语·里仁》:“吾道一以贯之。”《汉书·王莽传上》:“而公包其终始,一以贯之,可谓备矣。” 宋 韩淲 《涧泉日记》卷中:“万物虽殊,而其情可类,所谓一以贯之者。” 明 李贽 《又答石阳太守》:“此数老之学所以能继千圣之絶,而同归於‘一以贯之’之旨也。” 朱自清 《经典常谈》十三:“到了《红楼梦》,组织才更严密了;全书只是一个家庭的故事。虽然包罗万有,而能‘一以贯之’。”参见“ 一贯 ”。
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一以贯之是成语。
語出論語.里仁:「吾道一以貫之。」指用一種道理貫通於各類事物之中。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