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民国时代,在齐鲁地区,买卖契约、分家文书等民间文书档案绝大多数是用桑皮纸作为载体的,尤其是土地买卖契约。桑皮纸纤维长、拉力大、柔软耐磨、耐折叠、防虫蛀、易保存且价格低廉,在齐鲁地区举手可得,因而成为这一地区民间文书档案的常用载体。齐鲁地区的桑皮纸又以临朐、曲阜等地的纸坊桑皮纸最为出名。而今,随着时代脚步的前进,在电脑取代纸张办公的时代,桑皮造纸技艺日渐流失,慢慢淡出世人记忆。
用桑树皮为原料制造的纸。 宋 顾文荐 《负暄杂录》:“又 扶桑国 出芨皮纸,今中国惟有桑皮纸。”《儒林外史》第五回:“两个人才扳过来,枣子底下,一封一封,桑皮纸包着;打开看时,共五百两银子。”《老残游记》第七回:“起来喊店家秤了五斤木炭,升了一个大火盆,又叫买了几张桑皮纸,把那破窗户糊了。” 碧野 《盐湖之夜》:“桌上放着一册语文课本和几张用铅笔细心地抄满课文的桑皮纸。”
用桑樹皮造的紙。質頗堅韌。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