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叵测
学习:157 次 更新时间:2023-10-08 17:41:48
心怀叵测,汉语成语,意思是心里藏着难以测度的恶意,形容用心险恶。例句为“他的为人处世,表明他是一个心怀叵测的人”。 该成语出自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7回:“曹操心怀叵测,叔父若往,恐遭其害。”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该成语反义词为光明正大、堂堂正正、胸怀坦荡,近义词为笑里藏刀、居心不良、心怀鬼胎。
心怀叵测的拼音
拼音:xīn huái pǒ cè 繁体字:心懷叵測
词典解释
-
心怀叵测
- 心里藏着难以猜测的阴谋诡计 maleficent;harbour concealed intentions;prod sly;with hidden intent
- 曹操心怀叵测,叔父若往,恐遭其害。——《三国演义》
心怀:民心,存心;叵:不可。指存心险恶,不可推测。
心怀叵测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曹操
心怀叵测,叔父若往,恐遭其害。”
使用例句
他的为人处世,表明他是一个
心怀叵测的人。
心怀叵测是成语。
国语词典
心懷叵測
-
心存險詐,難以預測。
- 三國演義.第五十七回:「曹操心懷叵測,叔父若往,恐遭其害。」
- 醒世恆言.卷二十四.隋煬帝逸遊召譴:「卻只是心懷叵測,陰賊刻深,好鉤索人情深淺,又能為矯情忍訽之事。」
近义词: 包藏禍心 別有用心 居心叵測 心懷鬼胎 心存不軌 存心不良
反义词: 光明磊落 心懷坦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