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既然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当然也是人的认识对象。人只要认识了“道”,就是认识了一切,不必要去认识外界事物了。因此, 老子反对认识客观世界的具体事物,更反对用人的感官接触客观事物,以至取消感性认识。他说:“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也就是说,人追求物质欲望,享受各种颜色、声音、味道等,会使人眼瞎、耳聋、口味败坏。这就把人的感官接触、认识外界事物,看成是一种极大的危害。他说:“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谨。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就是说,人们要堵塞住耳目口鼻这些感官的窍穴,关闭感官的门户,才能终身没有毛病;如果打开感官的门户,积极认识事物,将是终身不可救药。老子认为,认识事物,不要到客观世界中去认识,特别是认识“道”,更没有必要到实践中去体认。他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这就是说,人在认识事物时,不出门就可以认识天下万物,不看窗外就可以知道天下万物产生的规律,你越广泛深入地接触世界,你得到的知识就越少。因此,“圣人 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老子的这种认识和观点,在很大程度上与当时的天文学有密切联系。观察天文,只能用从旁静观的办法;求得天道运行的规律,光靠“观”是不行的,要靠“玄览”,即是用深远的思维去考察。“玄览”是用思想不是用感官去览,是一种神秘的直观。
(1).远见;深察。 汉 张衡 《东京赋》:“睿哲玄览,都兹 洛宫 。” 晋 陆机 《文赋》:“佇中区以玄览,颐情志於典坟。”《旧唐书·褚亮传》:“ 高祖 文皇帝 睿哲玄览,神武应期,拨乱返正,远肃邇安。”
(2).远望;远眺。 唐 崔湜 《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名山何壮哉,玄览一徘徊。” 唐 徐彦伯 《奉和幸新丰温泉宫应制》:“何如黑帝月,玄览白云乡。”
(3).犹玄镜。指人的内心。《老子》:“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高亨 正诂:“览鉴古通用。玄者形而上也,鉴者镜也。玄鉴者,内心之光明,为形而上之镜,能照察事物,故谓之玄鉴。”
心居玄冥之處而覽知萬物。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