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留是文学理论的用词,又称余味。 在文学接受活动中,当我们读完一部小说或一首诗歌后,其作品中的人物、场景还会萦绕脑际,其思想感情仍会波动于心间,其情趣、意境会引我们再三回想,甚至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或显或隐地影响着我们的道德情操、言谈举止和审美追求,这种情况就是文学接受过程中的余味。
(1).留居。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 张华 ﹞乃叹曰:‘天下岂有此年少。若非鬼魅,则是狐狸。’乃扫榻延留,留人防护。”《宋史·外国传六·大食国》:“上赐以袭衣、冠带、被褥等物,令閤门宴犒讫,就馆,延留数月遣回。”
(2).延续;拖延不走。 茅盾 《暴风雨》:“昨晚延留到今晨的密雨,趁着晓风,打扑人脸越发有劲。” 杨沫 《青春啊,永远发出绚烂的光彩吧》:“十一月下旬我正准备走了,孩子忽然生起病来,我焦灼,可是隐隐地又有些欢喜--这样仿佛给自己的延留找到了借口。”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