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学,是招收郊区6乡国人子弟入学的地方学校。根据《周礼》6乡6遂的建制,周代王城和诸侯国都的近郊为乡,设家、比、闾、族、党、州等6乡;远郊为野,设家、邻、里、酂、县等6遂。居住在6乡的平民,叫做国人,他们多为士或庶人,他们的子弟有进入乡学受教育的权利。居住在6遂的都是奴隶,叫做野人。6遂不设学校,因此,奴隶的子弟是被剥夺了受教育权。
(1).古代地方学校,与“国学”相别。 周 代特指六乡州党的学校。《汉书·食货志上》:“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始知室家长幼之节。十五入大学,学先圣礼乐,而知朝廷君臣之礼。其有秀异者,移乡学於庠序;庠序之异者,移国学於少学。”《礼记·乡饮酒义》“主人拜迎宾於庠门之外” 汉 郑玄 注:“庠,乡学也。”《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夏 曰校, 殷 曰序, 周 曰庠” 宋 朱熹 集注:“庠以养老为义,校以教民为义,序以习射为义,皆乡学也。”
(2).指乡村学塾。《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内中有一个教乡学假斯文的,姓 黄 号 丹山 。”
谓向慕学问。乡,通“ 向 ”。《史记·儒林列传》:“是时 张汤 方乡学,以﹝ 儿宽 ﹞为奏讞掾,以古法议决疑大狱,而爱幸 宽 。”《汉书·叙传上》:“时上方乡学, 郑宽中 、 张禹 朝夕入説《尚书》、《论语》於 金华殿 中,詔 伯 ( 班伯 )受焉。”
鄉里中的學校。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