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垂青史,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古人在竹简上刻写记事,所以把历史典籍称为青史,把姓名写在史书上永远传下去,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例句有“邓小平同志的伟大功绩将名垂青史,永远受到世人的赞扬”。 该词出自唐代杜甫的《赠郑十八贲》诗:“古人日以远,青史字不泯。” 近义词有永垂不朽,反义词有遗臭万年。
[go down in history;be crowned with eternal glory;leave a name in history;one's name will be inscribed in the temple of fame] 名字记入史册
名声永留史册。 清 卓尔堪 《<明遗民诗>序》:“死事者名垂青史,固无论已。”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二三章:“这班读书人,一旦背叛朝廷,无不希望捧着 张献忠 成就大事,自己成为开国功臣,封侯拜相,封妻荫子,并且名垂青史。”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