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是《黄帝内经》的思想诠释,《内经》天地人系统中人与天相通的总原则是:同气相求,同类相应。顺则为利,逆则为害。《淮南子·精神训》曰:“天地运而相通,万物总而为一”。 “运而相通”指运动过程中的相通关系,而不是静态空间里的结构联系。“总而为一”指运动方式的同气相求,而不是物质结构的等量齐观。 即,天人合一的医学内涵主要是指人作为“小宇宙”是如何与天地这个大宇宙相应的,其中,人天同构是《内经》天人合一观的最粗浅的层次,人天同象与同类则是中医取象比类思想的具体体现,人天同数则是人与天气运数理的相应。总之,这是将生命过程及其运动方式与自然规律进行类比,是以自然法则为基质,以人事法则为归宿的系统理论。
中国 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观点。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认为“天”有意志,人事是天意的体现;天意能支配人事,人事能感动天意,由此两者合为一体。 战国 时 子思 、 孟子 首先明确提出这种理论, 汉 儒 董仲舒 继承此说,发展为“天人感应”论。参阅《礼记·中庸》、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中國哲學中關於天人關係的一種觀念。宋代理學家認為「仁」是所有德行的總名,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所以學者應汲於求仁,盡己之心性,存天理,去人慾,由格致誠正修齊治平,而與天地合德,就可以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