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外文名:Mirror,拼音:jìng zi)是一种表面光滑并且具反射光线能力的物品。 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出现以银片或铁片为背面的玻璃镜,但此时的欧洲仍是传统的金属镜更为普及。16世纪,发明了圆筒法制造板玻璃,同时发明了用汞在玻璃上贴附锡箔的锡汞齐法,金属镜逐渐减少。17世纪下半叶,法国发明用浇注法制平板玻璃,制出了高质量的大玻璃镜,镜子及其边框日益成为室内装饰。1835年,德国化学家J.von莱比格发明化学镀银(即把硝酸银和还原剂混合,使硝酸银析出银,附在玻璃上),这为镜子的批量生产提供了条件,使玻璃镜的应用更加普及。1929年,英国的皮尔顿兄弟以连续镀银、镀铜、上漆、干燥等工艺改进了此法。明代玻璃镜由来华的传教士从欧洲传入中国。从清初起,铜镜慢慢被玻璃镜子所取代,清代乾隆以后玻璃镜逐渐普及。大航海时代开启之后,欧洲的商人取代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成为来华贸易的主力军,这一时期,玻璃镜的新式生产方法的出现使玻璃镜成为普通商品来到中国。 镜子主要有平面镜、曲面镜两类。生活中最常见的镜子是平面镜,常被人们利用来整理仪容。曲面镜又有凹面镜、凸面镜之分,主要用作衣妆镜、家具配件、建筑装饰件、光学仪器部件以及太阳灶、车灯与探照灯的反射镜、反射望远镜、汽车后视镜等。在科学方面,镜子也常被使用在望远镜、镭射、工业器械等仪器上以及具有有规则反射性能的表面抛光金属器件和镀金属反射膜的玻璃或金属制品。
具有光滑的平面,能照見形象的器具。古代用銅鑄厚圓片磨成,現在用平面玻璃鍍銀或鍍鋁做成。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