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太尉王龚曾孙、司空王畅之孙。 初平二年(192年),因关中骚乱,王粲前往荆州依靠刘表。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荆州,刘表病逝,其子刘琮举州投降,王粲也归曹操,深得曹氏父子信赖,赐爵关内侯。建安十八年(213年),魏王国建立,王粲任侍中。建安二十二年(216年),王粲随曹操南征孙权,于北还途中病逝,终年四十一岁。 王粲与曹植并称“曹王”,主要作品有《王侍中集》。与孔融、徐干、陈琳、阮瑀、应玚、刘桢并称“建安七子”。
汉 末文学家 王粲 的字,为“建安七子”之一。博学多识,文思敏捷,善诗赋,尤以《登楼赋》著称。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 仲宣 独步於 汉 南, 孔璋 鹰扬於 河 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兼善则 子建 仲宣 ,偏美则 太冲 公干 。” 唐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作赋同 元淑 ,能诗匪 仲宣 。” 清 袁于令 《西楼记·虚讣》:“可惜那 于叔夜 国士才,祗为相思鬱未解,怎把他肺腑调和,怎奈他心病难猜,欠些 仲宣 登楼债。”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