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诤(拼音:jiàn zhèng),汉语词语,意思是指直言规劝,使人改正过错,出自《礼记.曲礼》。 古代的谏言制度的特点有三个:一是谏言制度以“民本”思想为基础,并且依赖于统治者的理性自觉。统治者的思想决定着社会的治理和政治的清明,只有统治者心系于民,并且愿意把自己置于被监督的地位,愿意真正倾听民意,愿意采纳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谏言制度才能得以形成;二是谏言制度受到鼓励和倡导时才能发挥作用。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批评,盛世的到来正是因为不停地被指出问题,不停地进行自我修正。民意才是权威的基础,而民意则来自倾听。以上的谏鼓、谤木以及某些开明皇帝与谏臣“公开平等”对话,都是对谏言的鼓励和倡导;三是谏言制度要有体制上的保障。只有在制度上保障谏言的行使,谏言才不会沦为形式。谏言制度有形式上的保障,才可以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进行,谏言是公开的和透明的,大家都可以对谏言内容的合理性进行辩论;还要有对谏言的宽容制度,包括谏言者不受打击,当统治者愿意且能够将自己作为被监督的客体时,主动听取直言谏言时,就会带来政治上的清明廉洁,社会经济也会繁荣稳定。
直言規勸在上位的人。
反义词: 阿諛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