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休共戚,读音tóng xiū gòng qī,汉语成语,指同欢乐共忧患。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出自《三国志·蜀志·费祎传》。
亦作“ 同休等戚 ”。1.谓同欢乐共忧患。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三国志·蜀志·费诗传》:“同休等戚,祸福共之。”《周书·尉迟迥传》:“吾居将相,与国舅甥,同休共戚,义由一体。”《旧唐书·杜让能传》:“卿位居元辅,与朕同休共戚。”
(2).偏指共患难。 清 李渔 《巧团圆·防辱》:“奴家自与 姚郎 订约之后,耐着心儿死守,指望他早去早回,毕了婚姻之事,就使遇着大难,也有个同休共戚之人。”
①指同欢乐共忧患。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②偏指共患难。亦作“同休等戚”。同休共戚是成语。
共同歡樂、憂患。形容關係密切,利害一致。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