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称以殿阁大学士身份进入内阁办事而为宰辅者。明朝建文(1402年)内阁成立,当时入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署,不得专制诸司。到明仁宗、宣宗时期内阁宰辅权势日益增大,到严嵩、夏言、张居正时期官宦勾结内阁可直接票拟封杀中旨。明朝中前期入阁多为百官推举,后期多由皇帝直接选拔,致使贪渎、庸臣滋生。
明 代罢宰相之名,仿 宋 置殿阁大学士,以阁在宫内,谓之内阁。大学士入直 文渊阁 ,称为入阁预机务。省称“入阁”。 清 代因之,唯入阁办事的,专属大学士,而以尚书为协办。 清 李渔 《玉搔头·呼嵩》:“寡人即位以来,见他正色立朝,敢言直諫,真是个社稷之臣,目下就要取他入阁。”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内阁》:“ 成化 弘治 多由侍郎陞尚书,若先陞尚书,则无入阁之命。” 吴晗 《况钟和周忱》:“ 明成祖 在打到 南京 ,作了皇帝以后,任命七个官员替他管理机密事务,叫作‘入阁’,后来叫作‘拜相’。”
舊制,大學士赴內閣參預機密,稱為「入閣」。
今指被行政院長挑選為部長,稱為「入閣」。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