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读如”、“读若某同”、“读与某同”。为汉代训诂学家所创术语,并被历代沿用。传注多用“读如”,其余则见于《说文解字》。段玉裁《周礼汉读考·序》说:“读如、读若者,拟其音也。古无反语,故为比方之词。”清代学者对此多持异议。钱大昕认为:“许氏书所云‘读若’、云‘读与同’,皆古书假借之例,假其音并假其义,音同而义亦随之,非后世譬况为音者可同日而语也。”(《潜研堂文集·古同音假借说》)王筠《说文释例》和张行孚《 说文发疑 》都认为,明音、明假借二者兼有,不可一概而论。洪颐煊《说文读例》则认为“读若”除释字音、通假借外,还有训字义的作用。近代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说文》中“读若”的基本作用是比况被释字的读音;读若字与被释字既然音同或音近,而用以比况的字又往往是比较通行的字或人所易晓的成语方言,因此读若字就有可能是被释字的假借字,或与被释字意义相通。例如“?,门户疏窗也。读若疏”;“龢,调也,读与‘和’同”;“雁,鸟也。读若鴈”。古代文献中用“疏”不用“?”,有些即为"?"之假借;“龢”与“和”、“雁”与“鴈”,古多通用。
古代注音、释义用语。《仪礼·乡饮酒礼》“公升如宾” 汉 郑玄 注:“如,读若今之若。”
訓詁學上指擬其音而讀之,即讀音相似。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