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火罗语(Tocharian languages)是印欧语系最东方的一族颚音类(Centum)语言,现已灭亡。20世纪初在中国新疆发现了这种语言的残卷。后经考释,此语言有东西两种方言,习称吐火罗A(焉耆语)、吐火罗B(龟兹语)。所使用的字母是中亚源自印度的婆罗米字母斜体,时间可能在6—8世纪之间。吐火罗语的元音分单元音与复合元音两种。
二十世纪初在我国 新疆 发现的用 中亚 婆罗米斜体字母书写的印欧语系的语言。属印欧语系西部语群。有两种方言。初发现时定名为吐火罗语,后来逐渐有人提出异议,遂将 吐鲁番 、 焉耆 一带残卷所代表的方言定名为焉耆语,而将 库车 一带残卷所代表的方言定名为龟兹语。但也有学者主张仍保留吐火罗语这个名称,将前者称为吐火罗语A或东吐火罗语,将后者称为吐火罗语B或西吐火罗语。1975年又发现了长达88页的焉耆语残卷《弥勒会见记》剧本,虽仍不全,但是迄今国内发现的最长的一部该语言的文献。
一種古時流行在我國新疆吐魯番、焉耆和庫車一帶的語言。分焉耆與庫車兩種方言。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