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都维那。在古代丛林,维那是寺院中的纲领职事,掌理众僧的进退威仪,非但要佛门的规矩熟,而且要喉咙好,资格老,正如戏台上挂头牌的角色,一切的节目都要靠他安排。今日寺院的维那,则仅于举行法会、课诵时,担任众僧的先导,掌理举唱、回向等。
[梵语Karma-dāna]音译“羯磨陀那”,意译“授事”。佛寺中一种僧职。管理僧众事务,位次于上座、寺主。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宋云惠生使西域》:“此寺昔日有沙弥常除灰,因入神定,维那輓之,不觉皮连骨离。” 宋 陶穀 《清异录·引饭大师》:“禪家未粥饭先鸣槌,维那掌之。”《水浒传》第四回:“ 真长老 便唤首座、维那,商议剃度这人;分付监寺,都寺,安排斋食。”
南北朝時,統管一州僧務的僧官。
佛教寺院中的職稱,為三綱之一。負責掌管僧眾內外事務,並在早晚課時擔任起腔唱誦、敲引磬領眾的事宜。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