撺断,读音是cuān duàn,汉语词语,意思是搬弄;怂恿,劝说;催逼;古代戏曲乐器演奏术语。出自《西游记》。
(1).搬弄。 宋 史达祖 《庆清朝》词:“赋得送春诗了,夏帷攛断緑阴成。”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一折:“咿呀呀,偏似那织金梭攛断锦机声。” 明 杜山狂 《新水令·桃柳争春》套曲:“似这般桃柳新奇,攛断起多少浪评意。”
(2).怂恿;劝说。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一折:“我,我,我攛断的上了竿;你,你,你掇梯儿着眼看。” 元 曾瑞 《蝶恋花·闺怨》套曲:“旧衣服陡恁宽,好茶饭减多半。添盐添醋人攛断,刚捱了少半椀。”
(3).催逼。 元 张可久 《清江引·春思》曲:“杜鹃几声烟树暖,风雨相攛断。” 明 陈大声 《一枝花·咏月》套曲:“伴著这露儿零,风儿细,攛断死单枕 长门 。”
(4).古代戏曲乐器演奏术语。 元 石德玉 《紫云庭》第一折:“我唱的是《三国志》先饶十大曲,俺娘便‘五代史’续添‘八阳经’。你覻波!比及攛断那唱叫,先索打拍那精神。” 明 朱有燉 《神仙会》第四折:“祝寿声高,鼕鼕地鼓儿攛断好。”
搬弄。
慫恿。
催逼。
配合演奏。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