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讇曲”。曲意逢迎。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下·求那跋摩》:“浊世多諂曲,虚伪无诚信。”《礼记·玉藻》“立容辨卑,毋讇” 唐 孔颖达 疏:“毋讇者,军中尚威武,虽自贬退,当有威可畏,无得过为讇曲,以屈下於人。” 宋 叶适 《上宁宗皇帝札子》:“夫上媚天子,下媚庶人,不以抗犯为能而以顺悦为得,此岂有諂曲之意存乎其间哉?” 章炳麟 《箴新党论》:“諂曲者,末胡椒以堕泪,怀橄欖以解酲,其实虽具,必济以文。”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
本文地址:https://www.cidian5.com/cidian/ZvvJgG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