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思巴字,由元朝时期皇帝国师八思巴根据藏文(梵文字母体系)制定的,是当时的“国际音标”,它可拼写不同民族的语言,亦称蒙古方体字。现存八思巴字文献,拼写蒙古语和汉语的碑铭各有二十余通。另有拼写蒙古语的牌符、拼写汉语的官印、铜钱、钞币及其他文物。拼写藏语、回鹘语只有少量佛教文献。传世抄本《蒙古字韵》是八思巴字与汉字的对照字典。《事林广记》所收《蒙古字百家姓》也为八思巴字、汉字对照。
八思巴 奉 元世祖 命制订的拼音文字。脱胎于藏文字母,名“蒙古新字”或“蒙古字”,俗称“八思巴字”。 至元 六年(公元1269年)颁行。计有辅音字母二十九个,元音字母五个,半元音字母两个,另有两个冠于元音开头音节上的符号。曾用于官方文书、译书、为汉字注音等方面。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