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蝥(bān máo)(拉丁学名:Lytta vesicatoria),鞘翅目芫青科昆虫。 斑蝥关节出能分泌一种气味辛辣的黄色液体斑蟊素。躯体略呈长圆形,背部有3条黄色或棕黄色的纹;胸腹部乌黑色,有特殊臭气;一般长约15至22毫米,宽5至8毫米。它常居于忍冬科和木犀科的植物之上,在夏、秋二季容易被捕捉,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即ban*蝥。有黑色硬壳。鞘翅基部有两个大黄斑,中央前后各有一黄色波纹状横带。足具黑色长绒毛,关节处能分泌黄色毒液,皮肤接触后能起水泡。成虫危害大豆、花生等农作物。中医入药,有毒,主治瘰疠恶疮等。《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颠顶骨》:“用不去油巴豆一个,螌蝥三个,麝香少许,以葱涎蜂蜜和捻如麦粒形,丝棉裹置耳中,响声如雷,勿得惊惧,待二十一日,耳中有浓水流出,方可去锭,奇妙无比。”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二·ban*蝥》:“斑,言其色;蝥,刺,言其毒如矛刺也。亦作螌蝥,俗误为斑猫。”
虎甲蟲的別名。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