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难而退,汉语成语,原指作战时遇到强敌,不能力胜,为免遭损失而主动撤退;后泛指做事应量力而行,懂得进退;有时也指遇到困难,就退缩不前。例句为:“我们在尖端科研中要知难而进,绝不可知难而退。” 该成语出自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军志曰:‘允当则归。’又曰:‘知难而退。’”用法为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该成语近义词有望而却步、听天由命、功成身退等;反义词有再接再厉、迎难而上、锲而不舍等。相关文学有《左传·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
知难而退是成语。
本指作戰時隨機應變,遇形勢不利則退卻。左傳.宣公十二年:「見可而進,知難而退,軍之善政也。」後泛指行事遇到困難退縮不前或應伺機退卻。唐.皇甫湜.答李生第二書:「夫無難而退,謙也;知難而退,宜也,非謙也。」宋.楊萬里.答本路安撫張尚書:「某不才多病之身,一生寡偶,幾覆車於太行,沉舟於呂梁,知難而退,棄官九載。」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