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地支又称十二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总称。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中国古代的传统历法纪年。中国古代拿它和天干相配,用来表示年、月、时的次序。 天干地支最早出现于我国三千多年前商朝时期的甲骨文上。主要用作历法纪日,已经十分成熟,商朝很多帝王的名字里也用某一天干,比如报丁、武丁、祖甲等等 。 辛亥革命爆发后次年(1912年),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采用公历作为国历,纪年方面,公元纪年法与民国纪年法并行。即西方的格里高利历,它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此历法并不比我们祖先使用的阴阳合历先进。 老百姓说的阴历, 实际上是中华民族一直使用的阴阳合历。干支纪日和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历法中两项重大发明与独特创造。 我国夏商周断代史工程的专家学者们,利用史书记录的天象和出土的金文干支历谱,准确推断出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的具体日期为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令人在不可思议之余赞叹不已。
(1).亦作“ 十二枝 ”。《礼记·月令》“其日甲乙” 汉 蔡邕 章句:“ 大挠 探五行之情,占斗纲所建,於是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日谓之枝,枝干相配以成六旬。”后因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为“十二支”。《史记·律书》“焉逢摄提格 太初 元年” 唐 司马贞 索隐:“《尔雅·释天》云岁阳者,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干是也。岁阴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是也。”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五:“自甲至癸为十榦,自子至亥为十二枝。” 清 刘斯组 《皇极经世书绪言》卷四:“阴数地二,二衍十二,数起十二支。”参见“ 干支 ”。
(2).佛家语。即十二因缘。参阅 宋 法云 《翻译名义集·十二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支。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