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形于色,汉语成语,拼音是yì xíng yú sè,意思是仗义不平之气在脸上流露出来。出自《公羊传·桓公二年》。
[with indignation written on one's face;one's face shows no compromise with evil] 正义之气显现于神色。也指义愤的心情显露在脸上
正义之色现于颜面。《公羊传·桓公二年》:“ 孔父 正色而立於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於其君者, 孔父 可谓义形於色矣。” 何休 注:“内有其义而外形见於颜色。”《三国志·吴志·张昭传》:“ 昭 每朝见,辞气壮厉,义形於色,曾以直言逆旨,中不进见。” 鲁迅 《花边文学·论秦理斋夫人事》:“倘使对于黑暗的主力,不置一辞,不发一矢,而但向‘弱者’唠叨不已,则纵使他如何义形于色,我也不能不说--我真也忍不住了--他其实乃是sha*人者的帮凶而已。”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