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锢之祸指东汉末年,一批官僚、士人制造反对宦官专政的舆论而被罢官禁锢、遭受株连杀害的事件。东汉桓、灵帝时,许多士大夫、太学生由于评议朝政,被专权的宦官集团划为“党人”。 党锢之祸因宦官以“党人”罪名禁锢士人终身而得名。前后共发生过两次。第一次党锢之祸是166年,三公向皇帝进谏,遭受到宦官的报复。涉及其中的官员皆被贬黜。第二次党锢之祸是168年,宦官对党人残余力量的报复,党人遭到大幅度打击,被牵连灭门者不计其数。两次党锢之祸都以反宦官集团的失败而结束,反宦官的士大夫集团受到严重的打击,党人被残酷镇压。 两次党锢之祸后,清正的官员不是被害就是被禁锢,宦官更加为所欲为,残害百姓,因而激起民变,酿成黄巾之乱。士大夫、豪强离心,于是黄巾之乱以后群雄并起,东汉最终走向灭亡。
东汉桓帝、灵帝时,宦官专权,世家大族李膺等联结太学生抨击朝政。公元166年,宦官将李膺等逮捕,后虽释放,但终身不许做官。灵帝时,外戚解除dang*禁,欲诛灭宦官,事泄。宦官于169年将李膺等百余人下狱处死,并陆续囚禁、流放、处死数百人。后灵帝在宦官挟持下下令凡“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都免官禁锢。历史上称为“党锢之祸”。
東漢末,桓帝、靈帝之際,宦官干政弄權,朝綱大敗,太學生起而批判,反遭奸宦構陷,被捕入獄者數百人,而校尉李膺、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等人均被殺。前後共兩次,朝中賢良盡失,史稱為「黨錮之禍」。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