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子,名胥余,殷商末期人,文丁的儿子,帝乙的弟弟,纣王的叔父,官至太师,封地在箕。 箕子在商周政权交替与历史大动荡的时代中,因为他的治国之道无法施行,再加志向得不到施展,于是他去了朝鲜,建立起朝鲜国。 箕子与微子、比干,在殷商末年齐名,并称“殷末三仁”,在孔子《论语·微子》中曰:“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焉。”
(1).村落的角隅。《尚书大传》卷三:“爱人者兼及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餘。” 郑玄 注:“胥餘,里落之壁。” 汉 王充 《论衡·恢国》:“恶其人者,憎其胥餘。”
(2).亦作“ 胥邪 ”。椰子树的别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留落胥餘。” 司马贞 索隐:“ 司马彪 云:‘胥邪,树高十寻,叶在其末。’《异物志》:‘实大如瓠,繫在颠,若挂物。实外有皮,中有核,如胡桃。核里有肤,厚半寸,如猪膏。里有汁斗餘,清如水,味美於蜜。’”《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作“胥邪”。
(3).人名。一说 箕子 之名,一说 比干 之名。《庄子·大宗师》:“若 狐不偕 、 务光 、 伯夷 、 叔齐 、 箕子 、 胥餘 、 纪他 、 申徒狄 ,是役人之役,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 陆德明 释文:“ 司马 云: 胥餘 , 箕子 名也……或云《尸子》曰: 比干 也, 胥餘 其名。”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