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什(满文:ᠪᠠᡴᠰᡳ,穆麟德转写:Baksi)又译为榜式、把式、榜什,是满、蒙、维、哈等等多个民族共有的称呼,来源于汉语的“博士”(一说来源于梵语的“佛僧”),后成为清朝学者的一种头衔。 巴克什是指有知识的文人,《听雨丛谈》载:“巴克什…乃清语文儒谙悉事体之称”[1]。《满文老档》经常有巴克什的字眼,又载钟堆、博布黑、萨哈连、吴巴泰、雅兴噶、阔贝、扎海、洪岱被选为八巴克什[2]。额尔德尼[3]、达海[4]、武纳格[5]、刚林也曾是巴克什。直到天聪五年(1631年)七月,皇太极下令:“文臣称巴克什者,俱停止,称为笔帖式,如本赐名巴克什者,仍其名”。[6]
(1). 清 代对 满洲 大学士的称呼。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三·国朝官制》:“国初,内三院 满洲 大学士谓之榜式,乌金超哈官(指 满洲 汉 军)大学士亦称榜式。”
(2). 清 代官名,笔帖式的旧称。 清 梁章鉅 《称谓录·笔帖》:“《皇朝通攷》‘ 天聪 二年,设六部官,其办事笔帖式,各酌量繁简补授,凡称榜式俱著停止,称为笔帖式。’案:据此则榜式为笔帖式之旧称也。”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