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差(英语:axial precession,字面意义为“(自转)轴进动”),在天文学中是指一个天体的自转轴指向因为重力作用导致在空间中缓慢且连续的变化。例如,地球自转轴的方向逐渐漂移,追踪它摇摆的顶部,以大约25,800年的周期扫掠出一个圆锥(在占星学称为大年或柏拉图年)。“岁差”这个名词通常只针对长期运动,其他在地轴准线上的变动 -章动和极移- 规模要小了许多。 在历史上,地球的岁差被称为分点岁差,这是因为 分点沿着黄道相对于背景的恒星向西移动,与太阳在黄道上的运动相反。在非技术的讨论中仍沿用此一名词,这点在详细的数学中是不存在的。在历史上,记载喜帕恰斯发现分点岁差,虽然确实的时代和日期并不清楚,但由托勒密认为是他所做的天文观测推测,期间在公元前147年至127年。 在19世纪的前半世纪,由于对行星之间引力计算能力的改进,人们发现黄道本身也有轻微的移动,在1863年之际这称为行星岁差,而占主导地位的部分称为日月岁差(英语:lunisolar precession)。它们合起来称为综合岁差,并且取代了分点岁差。日月岁差是太阳和月球对地球赤道隆起的引力作用造成的,引发地轴相对于惯性空间的转动。 行星岁差(actually an advance)是由于其它行星对地球和轨道面(黄道)的引力有小角度造成的,导致黄道面相对于惯性空间的移动。日月岁差比行星岁差强大了500倍。除了月球和太阳,其它行星也会造成地轴的运动在惯性空间中产生微小的变化,在对比时会造成对日月岁差和行星岁差的误解,所以国际天文联合会在2006年将主要的部分重新命名为赤道岁差,而较微弱的成分命名为黄道岁差,但是两者的合称仍是综合岁差。
赤道與黃道之交點,即春分、秋分二點。每年略有變化,每年沿黃道向西退行約五十點二角秒,約二萬五千八百年迴轉一周。此現象稱為「歲差」。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