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pí tán xué 【注释】:阿毗昙(梵文: Abhidharma),简称毗昙,全称阿毗达磨(巴利文:Abhidhamma),意译为“对法”、“无比法”、“大法”,在佛典三藏中列为论藏。论典属于某些高僧大德对佛经的见解和注疏,通常将某些佛经的零散观点进行系统、完整地深入阐述,能帮助人们对佛学观点进行总体认识和系统研究。汉魏时期始有毗昙学典籍译出,译经师安世高是精通阿毗昙的学者,但所译论典内容不尽完整。东晋时,道安、慧远等人掀起了翻译阿毗昙的高潮,对阿毗昙的研究进入新的阶段,这种翻译研究形成中国佛教史上的毗昙学。在中国,“毗昙学”实质上也是“禅数学”,禅数学始于安世高,即“禅学”加上“数学”,所谓“数”,又称“事数”、“名数”、“法数”、“慧数”,也就是用“数字”标示名词,以便于分析和记忆,例如“四谛”、“五阴”、“八正道”。所谓“禅数”,就是把“禅”与“数”结合起来,一起加以修习。南北朝时期,最出名的毗昙学家是慧集和慧嵩。阿毗达磨俱舍论在汉传和藏传佛教中具有重要地位。
佛教论律经三藏梵语音译的合称。亦偏指论藏。 晋 法显 《法显传·摩头罗国》:“众僧住处,作 舍利佛 塔、 目连 、 阿难 塔并阿毗曇、律、经塔。” 章巽 校注:“阿毗曇,即阿毗达磨(论),与毗奈耶(律)、素呾缆(经),合称三藏。”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提婆 初至,为 东亭 第讲阿毗曇。” 刘孝标 注:“阿毗曇者, 晋 言da*法也, 道标法师 曰:‘阿毗曇者, 秦 言无比法也。’”参见“ 阿毗达磨 ”、“ 三藏 ”。
佛教三藏中屬於論藏的典籍。譯自胡語。指對佛陀教法以非常精細而系統化著成的佛教典籍。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