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脂(英文名:rouge),是丝绸染色的天然植物染料,古时多用于面部和唇部化妆使用,又称胭脂、焉支或燕支。最早起源可追溯到商纣至战国时期。 燕脂是从植物的叶、花中提取制作的染料。手工提取胭脂的做法是先把有露水红蓝花放置石钵中,用木棒捣成浆;再用清水浸渍,去黄色素;最后,提取花瓣中红色素,即成鲜艳的胭脂色。此方法称为“杀花法”,隋唐时期流传至日本等国家。在中国传统色彩体系中,是手工天然染色的重要颜色。
(1).即胭脂。一种红色的颜料。 南朝 梁 萧统 《美人晨妆》诗:“散黛随眉广,燕脂逐脸生。” 唐 元稹 《离思》诗之一:“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釵谩篸緑丝丛。须臾日射燕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燕,一本作“ 臙 ”。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燕脂》:“盖起自 紂 ,以红蓝花汁凝作燕脂。以 燕 国所生,故曰燕脂。涂之作桃花粧。” 宋 陆游 《新津小宴之明日欲游修觉寺以雨不果呈范舍人》诗:“风雨长亭话别离,忍看清泪湿燕脂。”参见“ 燕支 ”。
(2).泛指红色。 唐 杜甫 《曲江对雨》诗:“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一本作“ 燕支 ”。 宋 王安石 《木芙蓉》诗:“水边无数木芙蓉,露染燕脂色未浓。” 宋 陆游 《初秋山中作》诗:“堆盘菱熟燕脂角,藉藻鱸新淡墨鳞。”参见“ 燕支 ”。
紅色顏料。亦泛指紅色。可作為化妝品或國畫顏料。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