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开元九年(公元721年)进士,任太乐丞,后贬任济州司库参军。二十二年(公元734年)擢任右拾遗,后迁任监察御史、给事中。安史之乱中为叛军所俘,被迫接受伪职,叛乱平息后贬任太子中允,后累迁至尚书右丞,故后人尊称王右丞。 王维的诗歌创作包括各种诗体,尤以五言律诗与绝句造诣最高。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今存宋刻本《王摩诘文集》10卷。王维的绘画《江山雪霁图》《伏生授经图》现均为日本人收藏。王维不仅在绘画上有很高成就,而且在绘画理论上也有建树,著有《山水诀》《山水论》。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人名。(西元699~759)?字摩詰,唐太原人。開元進士,玄宗時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為「王右丞」。工詩,善書畫,蘇東坡稱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所畫山水重渲染,為畫家南宗之祖。營別墅於輞川,著有王右丞集。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