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曼帝国(Charlemagne Empire),是中世纪西欧早期的封建帝国,被认为是古罗马帝国的复兴。因建立者查理大帝(即查理曼)而得名。查理原是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国王,故又称加洛林帝国。查理大帝统治时期(768-814),版图西南至厄布罗河,北临北海,东至易北河和多瑙河,南面包括意大利北半部。 801年,查理曼多次远征伊比利亚,最终占领西班牙东北一带,从而建立查理曼帝国。随着领土的扩张,查理曼帝国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并为后来欧洲国家的边界划定奠定了基础。在行政管理方面,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和行政机构,为后来的欧洲君主制度和中央集权提供了范例和参考。为了防止地方离心离德,设置了“巡察使”和“巡回法官”两个特殊的帝国官职。此外,该时期还注重发展文教事业。例如兴办学校、建立图书馆、广泛搜集古籍、积极鼓励文学艺术的发展,一度催生了“加洛林文艺复兴”。查理曼帝国辉煌一时,其短暂性未能使帝国获得足够时间来构筑巩固统一所需的经济和文化基础。查理曼死后,帝国很快分崩离析。 843年,查理曼的孙子签订《凡尔登和约》三分帝国,三块国土后来分别演变为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三个国家。
见“法兰克王国”(549页)。
國名。法蘭克國王查理曼(Charlemagna)?於西元八、九世紀向四方征討,擴展版圖,統治了西歐及南歐大半地區。西元八○○年,受羅馬教宗加冕,稱帝,遂稱法蘭克王國為「查理曼帝國」。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