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弟,亲属(宗亲)称谓,古人从血缘脉络或礼法脉络出发,称共曾祖父不共父亲(属平辈)的亲属中年幼于己的男性为从弟,此为旧义。据《宋书·武帝本纪》行文记述,从弟的亲疏远近当介于弟、族弟之间,疑其分属大功、小功两种丧服。 《尔雅·释亲》中“兄之子、弟之子,相谓为从父晜弟”、“父之从祖晜弟为族父”两句谈到了从父晜弟、从祖晜弟两个概念,进而当可用作从父弟、从祖弟(从父弟与自己的亲疏远近比从祖弟与己的近一些,即从父弟亲于从祖弟)。这里的旧义从弟,在《尔雅》中则分述成二种:从祖弟(若不共祖父)和从父弟(若共祖父)。 从弟作为称谓,单独用时有四个基本特性:平辈、男性、年幼于己、亲疏不定,不考虑称呼方的性别(第五特性)。难辨亲疏是因为除了旧义,还有较旧义更宽泛的用法。如果要辨亲疏,需有相应的成文规定。称呼双方只要有一人存在出养过继的情况时,随之(由此)形成了两种世系脉络,一则体现血缘关系,一则体现传承关系。为了对这两种算法有所区分,试表示如下。1.被称呼方如果按过继后(礼法承继)形成的从弟算的,试将其表作“据礼从弟”,如“绍之从弟”。2.被称呼方如果按过继之前(自然血缘)的从弟算的,当从弟的称呼方出养(被称呼方出不出养都行),试将其表作称呼方的“本生从弟”;当从弟的称呼方未出养而被称呼方出养,试将其表作称呼方的“出养从弟”。有时,过继前后验算下来的结果都是从弟,便难区分。
堂弟。 汉 贾谊 《治安策》一:“ 元王 之子,帝之从弟也。”《三国志·蜀志·许靖传》:“少与从弟 劭 俱知名。” 宋 徐铉 《稽神录拾遗·徐明府》:“ 河南 刘崇远 , 崇龟 从弟也。”《红楼梦》第四九回:“ 薛蟠 之从弟 薛蝌 ,因当年父亲在京时,已将胞妹 薛宝琴 许配都中 梅翰林 之子为妻,正欲进京聘嫁。”
稱謂。稱堂弟。為同祖叔伯之子而年紀小於己的人。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