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奏弦鸣乐器。现称“扬琴”,曾称“打琴”、“铜丝琴”。因是外国传来故称。木制音箱,呈梯形或蝴蝶形,故也称“蝴蝶琴”。传统洋琴设二排弦码,承铁弦或铜丝弦多档,每档弦一至三根。弦系于琴面两侧的轸钉,借扳手调音。以竹签一对击弦演奏。《清朝续文献通考·乐七》:“洋琴本西洋制。铜丝弦。低弦用双股绞成,音不堪美。中高二部并三丝为一音。奏用薄颈竹捶。音量不大,常与琵琶、胡琴等相合。”洋琴起源于阿拉伯,后传入欧洲。约明末清初,经海路从南方传入。清·徐珂《清稗类钞·音乐类》:“康熙时,有海外输入制乐器曰:洋琴。半于琴而略阔,锐其上而宽其下。两端有铜钉,以铜为弦张其上。用捶击之。其音似筝、筑。其形似扇。我国亦能自造之。
樂器名。明末由中東、波斯(伊朗)?一帶傳入中國。以木為盒,如扇面狀,上張銅絲或綱絲為弦,以琴竹敲擊發聲。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